莫相怨。
频相见。
相见何曾怨。
一见一回眸,羞眤旁人面。
波澜任枕衾,猜妒真欢恋。
懊恼是春风,郎处春风便。

醉花间 其二 密怨

莫相怨。

频相见。

相见何曾怨。

一见一回眸,羞眤旁人面。

波澜任枕衾,猜妒真欢恋。

懊恼是春风,郎处春风便。

释义:不要互相埋怨了,多见面吧。见面的时候,你并没有怨恨过我。一见面,就回眸羞涩地避开旁人的目光。任凭波浪起伏的床席和枕头、被子,猜忌嫉妒真是爱情的烦恼。懊恼的是春风,因为只有在你身边时,春风才会吹动。

注释:见《李师中集》卷二《赠内诗》。“莫相怨”,即“莫相恨”。怨,责怪。“频相见”句,谓见面时没有怨恨过自己。“一见一回眸”三句,写女子见到男子时的娇羞之态。“波澜任枕衾”三句,写女子对男子的猜忌。“猜妒真欢恋”三句,写女子的苦恼。“郎处”两句,言女子因男子在而春风拂人。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位女子与情郎分别后的痛苦心情。全词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女子的口吻,抒发了她的内心世界。

上片“莫相怨”三句,写她与情郎的离别之苦。女子与情郎分别之后,虽然心中充满了对情郎的思念,但表面上却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以免引起情郎的怀疑。“相见何曾怨”一句,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心理。她一方面想与情郎多见面,以消除彼此的相思之苦;另一方面却又怕情郎知道自己的真情。这种既想相聚又担心被识破的矛盾心态,正是当时封建社会中许多青年男女共有的心理。

下片则着重描写女子的内心活动。“一见一回眸,羞愞旁人面。”这两句是对前文“莫相怨”、“相见何曾怨”等语句的具体解释和补充发展。她一看到情郎,就会想起两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情景,因此每次见到情郎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脸红,不敢直视他的双眼。“羞眤旁人面”,即羞怯地避开旁人的目光,不敢正视情郎的眼睛,生怕被人看出破绽。

“波澜任枕衾”三句,进一步描写女子对情郎的猜忌心理。她以为情郎对自己不好,是因为自己的美貌吸引了他,因而心生疑虑。她认为情郎之所以对自己冷淡,是因为自己长得漂亮才招致了他对她的嫉妒。这种猜疑之心,正是女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表现。

“猜妒真欢恋”三句,则是从反面来说明女子的猜疑是毫无根据的。她以为情郎对自己的冷淡是出于猜忌,但实际上却是情郎对她的深深眷恋。女子的这种误解和猜疑,正是当时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观念所造成的结果。女子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敢直接向情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通过种种暗示来试探情郎的心意。这种曲折委婉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当时是普遍的现象。

最后两句“懊恼是春风,郎处春风便”,是女子对自己感情的表白。女子认为情郎对自己的冷淡,是因为春风的缘故,而春风又是情郎的专利品。因此,每当情郎在身边时,春风便会吹拂过来,使女子感到无比的愉悦。这句中的“春风”,既是自然现象,也是比喻情郎的存在,使女子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

这首词通过对女子内心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其中既有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也有男女之间微妙复杂的感情纠葛。作者用词笔勾勒了一对恋人分离之后的复杂心理状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