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杨柳依依,我来摇落霜风飐。
桑干桥外,葫芦河畔,暮蝉声惨。
景物何堪,树犹如此,客愁谁念。
看鹑衣未改,鹿囊如故,惟添得,黄尘染。
泪与露珠同落。
忽惊眸、菊擎新艳。
柴桑何处,举头惟见,雁行鸦点。
明日重阳,登高无我,酒坛欢欠。
叹黄昏麦饭,蛛丝鼠迹,宿清风店。
【注释】:
-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小楼连苑》、《烟波桃叶》。
- 九月八日:即重阳节。
- 宿清风店:在今河北保定西,是宋时通往北方的要道。
- 杨柳依依:柳条随风摇曳。
- 摇落霜风飐:秋风凛冽,吹落了树叶,使树枝颤动。
- 桑干桥外:桑干河上,桥名。
- 葫芦河畔:葫芦河旁。
- 暮蝉声惨:傍晚时分蝉鸣凄厉。
- 景物何堪:景物已如此凄凉。
- 树犹如此,客愁谁念:树木仍然如此,我这个游子的乡愁谁能理解?
- 鹑衣未改:鹑裘不改,比喻贫贱如故。
- 鹿囊如故:指穿着鹿皮制成的袋子(指隐者)。
- 黄尘染:指旅途中尘土飞扬。
- 泪与露珠同落:眼中的泪珠也滴落下来。
- 柴桑何处:柴桑,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 举头惟见,雁行鸦点:抬头望去,只见飞鸟成群地飞翔,乌鸦点缀着天空。
- 明日重阳:明天是重阳节。
- 登高无我:没有人与我一同登高。
- 酒坛欢欠:酒坛子里的酒还没有喝完。
- 叹黄昏麦饭,蛛丝鼠迹,宿清风店:黄昏时的饭食,蜘蛛网上和老鼠洞,都是旧时隐居生活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词作于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作者任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时,由燕京(今北京)赴真定(今河北正定县)途中所作。词的上片写景抒情,以杨柳依依、秋蝉声惨、景物荒凉等意象表现作者对旅途的悲戚心情;下片则抒发作者对自己身世沦落的感慨,并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