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白鹿留胜迹,满山苍翠秋如滴。
乱山荒冢四无人,馀乱石。
苍苔滑,犹道是、神人窟宅。
【解析】
此诗为题咏虎溪白鹿洞的七言绝句。
“天仙子 游虎溪白鹿洞”是第一句,点明题旨;第二句写虎溪白鹿洞胜迹留人;第三、四句写山中荒凉,无人烟;最后两句以苍苔滑、神人窟宅来描写虎溪白鹿洞。
【答案】
《天仙子.游虎溪白鹿洞》
天仙子·游虎溪白鹿洞
虎溪白鹿留胜迹,满山苍翠秋如滴。乱山荒冢四无人,馀乱石。
犹道是、神人窟宅。
虎溪白鹿留胜迹,满山苍翠秋如滴。
乱山荒冢四无人,馀乱石。
苍苔滑,犹道是、神人窟宅。
【解析】
此诗为题咏虎溪白鹿洞的七言绝句。
“天仙子 游虎溪白鹿洞”是第一句,点明题旨;第二句写虎溪白鹿洞胜迹留人;第三、四句写山中荒凉,无人烟;最后两句以苍苔滑、神人窟宅来描写虎溪白鹿洞。
【答案】
《天仙子.游虎溪白鹿洞》
天仙子·游虎溪白鹿洞
虎溪白鹿留胜迹,满山苍翠秋如滴。乱山荒冢四无人,馀乱石。
犹道是、神人窟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根据选项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逐项分析。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考生应按照这一要求进行作答;另外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注释,如“乙未(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羁旅”等。最后要附上赏析,注意字数限制。 “此地原羁旅,逢君是故人。”首联交代诗人当时客居在鮀浦的原因,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羁旅”即羁留漂泊之人
送王泳翔屏山访友(辛卯至癸巳(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十九年、一八九三))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名山有佳友,相得每相从。 - 注释:“名山”指的是著名的高山,“佳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期待,他们在一起时总能相互陪伴、相互欣赏。 - 译文:那些闻名的高山,那里有着与我志趣相投的好友们,他们总是相互陪伴,相互欣赏。 2. 古木斜阳挂,迷津野老逢。 - 注释
【注释】 台:指台湾。乙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叶”:指清朝灭亡后,台湾先后由不同政权统治的情况。“自处贫非病”:说自己贫困不是病态。“相传笔代耕”:说传家以写诗为业。“问天何罪戾?误我是功名”:问苍天为何有这等罪过;误我一生是功名。“一掬思乡泪,松楸弃祖茔”:流下思乡的泪水,放弃祖宗的基业。“松楸”:松木棺材。“一掬思乡泪”即一掬思乡之泪,形容悲苦之情。 【赏析】 此诗题作“台感”
【解析】 (1)乙未,即光绪二十一年(1895),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一年。诗人在台南筹防局时,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感慨颇深。“忆昔”二字总领全诗,表明诗人回忆往昔的情景。 (2)“乡人”,指当地的老百姓。“义愤同”,意指乡人与作者有共同的义愤。 (3)“黔驴”,指贵州产的驴。《黔游记》载:“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见之者无不愕跃。”意思是说贵州没有驴,有人将一只贵州驴运到京城
秋河再宴也是园倒叠前韵 其二 (丙申(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宴会上,宾主之间共同品味诗词之美,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当筵无俗客,宾主共徘徊: - 无俗客:宴会中没有普通世俗之人,只有高雅的宾客。 - 宾主共徘徊:主人和客人一起徘徊,相互欣赏对方,体现了宾主间的和谐与尊重。 2. 帘影入纤月,车声响薄雷: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孝弟皆天性,披图自有真。荆田欣爱日,萱国庆长春。燕喜诗歌鲁,乌私表欲陈。触予游子恨,风木倍思亲! 注释:孝顺和弟妹都是上天赋予的本性,看这幅画就能明白这一点。荆山田里的人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母亲的生日就像春天一样生机盎然。燕地的人们喜爱唱歌跳舞(这里可能指燕赵地区的民风),乌鸦在树上筑巢,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渴望。触动了我游子的哀愁,看到这棵枯死的大树,我更加思念亲人。
秋河再宴也是园倒叠前韵 其一 主人邀请重聚,几榻清幽无尘埃。日间畅游陶渊明,风流才子贺知章。众人皆为韵友,独我劳碌心未宁。仍忆兰亭雅集时,诸王皆是亲族朋。 注释与赏析 1. 注释: - 主人邀再饮:主人再次邀请大家共饮。 - 几榻净无尘:房间非常干净,没有一丝灰尘。 - 日涉陶元亮:日间游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 风流贺季真: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如贺知章。 - 群公皆韵友
【解析】 本题是一道考查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以及思想情感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这首诗的作者是陈宝琛,“喜”“赖”等字眼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有客悬徐榻,劳君下董帷”两句写自己设宴招待朋友的情景,“养亲原笔砚,报国此须眉”两句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的决心,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答案】 ①我有幸与阁下相会,在潮州
【解析】 本诗的翻译,应做到“信、达、雅”,即忠实于原诗,准确达意,通顺流畅。 【答案】 (1)浮家寄鮀浦,独客入羊城。 译文:我漂泊在海上,独自来到广州。 注释:“鮀浦”指珠江口一带。“羊城”指广州,古称羊城。 赏析:此联点出作者的行踪和居处。作者由广东沿海而到广州,是因避战乱,寄身于此。 (2)地已牛皮弃,人馀虎口生。 译文:家乡的田地已变成荒草,百姓们却还活在虎口之中。 注释:牛栏栅
岁除日得家书(丙申(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 腊鼓催声急,惊心又岁除。 酒添游子恨,春入老兄书。 身世浮萍似,家山劫火馀! 辽东还白帽,明日愧华裾! 注释: - 腊鼓催促着新年的脚步声,让人心惊胆战地迎来了又一年的除夕夜。 - 酒桌上,我的心情更加沉重,因为家乡的亲人在远方传来了书信,带来了他们的消息和关怀。 - 我感觉自己如同飘荡不定的浮萍一般,不确定自己的命运归宿
【解析】 “天仙子其二”是本词的标题。“二首”表明这首词有两阕。“二首”在此处为复数,与第一阕的单数相对应。第二首的前两句是“自织纤纤娇女葛。露花蝉翼同轻滑”。“自织”即自作,表示女子自己制作衣服。“纤纤”,形容细长柔弱的样子。这句意思是女子亲自织制了柔软纤细的葛布。“露花蝉翼同轻滑”,意为露水沾湿的花瓣像蝉的翅膀一样轻薄透明。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花比喻为蝉翼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天仙子 其一 二首 双鬓但将蝴蝶赛。 露花油好嫌香大。 吴阊学得牡丹头,钗不戴。 珠不爱。 只有一枝兰作态。 译文: 双鬓只愿比翼双飞, 露水花油却喜欢香味浓烈。 吴地的姑娘学会模仿牡丹头, 却不愿戴金钗,珍珠也不爱。 只有一枝兰花独自作态。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对美的独到追求和理解。她希望与心爱的人比翼双飞,但并不看重外在的华丽装饰,而是更喜欢自然
【注释】 翡翠兰:指春天的兰花。 教人日长醉:使人一天天沉醉。 玉壶:指酒器。 又春愁:因春天而忧愁。 年光:时间。 逐水流:任随流水漂逝。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愁的词。上阕写春花,下阕写春愁;上阕写春花之美,下阕写春花之愁;上阕写春花之乐,下阕写春花之忧。全词以“玉壶无酒”起,以“又春愁”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情致深婉
【注释】 ①寿某上人:指作者的友人,姓寿。 ②茆庵:简陋的茅屋。 ③南山麓:山麓,山脚。 ④瘦筇:瘦长的竹杖。 ⑤文溪曲:在文成县(今浙江省文成县)境内,为一条清澈的溪流。 ⑥何事花雨碧空来,降天竺:为什么天上的花雨会飘落下来,降临到天竺山上。 ⑦诞金粟:诞生金色的佛珠。 ⑧出水莲根净似浴:莲花的莲根在水里生长着,像被水清洗过一样。 ⑨香烟初透茶烟续:香烟刚刚透出茶烟缭绕,又渐渐散去。
瑟瑟的被单铺展在身上,寒意依然不深。今夜定会是重重门扇紧闭着。枕边的人儿谁的手分出,手如玉般柔美地握着我的纤手。金雀扇子遮住娇面,细雨中的梦回人却还未远去。 译文: 瑟瑟的被子铺在床上,感觉还不算冷。今晚应该又是重重的门关上了。在床沿边,是谁的手伸出来握住了我的小纤手?她用金雀扇遮挡住我的脸,细雨中,我刚刚醒来,但那人却还没走远。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深情款曲的词作
注释 水面娇红相并倚,轻舟小泊斜阳里。 水面上红色的荷花相互依偎在一起,小船在斜阳中停泊。 暮鸦零乱报秋寒,罗幔底,吹不已,渐渐鲤鱼风色起。 傍晚的乌鸦零零散散地啼叫,好像在报告秋天的气息;帘幕底下,微风不止,渐渐有鲤鱼翻起波浪来了。 赏析 《天仙子·水调歌头》为宋代文学家辛稼轩所作的词篇之一。全词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晚霞映照下的西湖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1. 鸦翅双盘:指女子的颈饰,形似乌鸦展翅。 2. 垂秀领:下垂的衣领。 3. 翠罗衣薄:指女子穿着绿色的罗衣(一种轻薄的衣料)。 4. 风难定:风难以平息,比喻微风轻轻拂动着衣襟。 5. 全身都被月华窥:全身都被月光所照。 6. 天上影:指月亮的影子。 7. 波底映:水面反射出影子。 8. 却似晓妆前后镜:却像清晨梳妆时镜子中所见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闺情的诗
【注】1.何许(wèixǔ):何处。2.相逢:相会。3.绿杨路:绿柳荫下的道路,泛指春天的小路。4.万叠春波:层层叠叠的春风拂过水面。5.南浦:古时设在江边的小洲,多有送别之意。6.依依:形容离别时的依恋不舍。7.君莫诉:你不要诉说。8.相思苦:指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9.况是(kuàng shì):更何况。10.青春日:青春年华的日子,这里指青春时期。11.东风还入户:东风吹进了屋内。12
【注释】 秋水才深四五尺:秋天的湖水还只是四五尺深。 湖馆翛然无俗客:在湖中的亭子,清静幽雅,没有世俗的客人。 种松皆老作龙鳞:种的松树已经长得很老了,像龙的鳞片一样。 䑳一只:鹤一只。 周步一池消半日:在湖中散步,消磨了整个下午。 颜貌只如三二十:容貌和三十岁、二十岁的样子差不多。 年来渐觉髭䰅黑:近年来,渐渐发现胡须变黑了。 人间岂不是神仙:人世间难道不是神仙住的地方吗? 紫毫笔
这首诗是宋朝词人晏殊的作品《天仙子·初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深院日长帘影侧(深院,庭院深处,形容空间幽静;日长,日光渐长,暗示时间推移;帘影侧,帘子的影子斜倚在墙上。):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庭院环境,阳光透过窗帘洒下,给庭院增添了一抹温馨的气息。 2. 午睡初消眉晕碧(午睡,中午休息;眉晕碧,眉毛因为睡眠而变得有些发红,像染上了绿色一样。)
【注释】醉花间:词牌名。过吴湘玉墓:经过吴湘玉的墓。真娘墓、苏小墓,都是埋葬香的地方。(真娘墓:指唐时著名美女杨贵妃之墓;苏小墓:指西晋时美女苏蕙之墓。) 埋香处:即葬身之地。生比桃花娇,死为荔枝误!:比喻女子虽美但命运多舛。一棺归净土,是汝生天路。:一棺安葬后,就进入净土。 是汝生天路:是通往天堂的途径。落日满前山,惆怅不归去!:夕阳洒满山头,心中惆怅,不愿离去。 译文:
【注释】: 王孙:指贵族子弟。祖道:送行,饯别,临别时在道路旁设宴饯行。王孙:贵族或贵家的子弟。后会: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么?不可凭:不能指望。展轮:船儿启航。销魂:形容极度悲哀伤感。 【赏析】: 《忆王孙·别南社诸子》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下片写别后的无限思念,全词情真意真,感人肺腑。这首词是作者离开南社时所作。南社是明末清初的文学社团,以抗清复国为宗旨
《如梦令·望见故乡云树》 注释: 1. 望见故乡云树,鹿耳、鲲身如故。 2. 城郭已全非,彼族大难相与! 3. 归去、归去,哭别先人庐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台湾后,望着故乡的云树,回忆起家乡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立场。首句“望见故乡云树”,诗人通过“云树”这一意象,勾勒出故乡的美丽景色,唤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第二句“鹿耳、鲲身如故”
霜天晓角 忆旧 已无生气,进退真狼狈。 半壁东南已去,忍不住,牛山泪。 汐社杜鹃拜,河山悲破碎。 多谢安平渔父,荡双桨,来相济! 注释: 霜天晓角:词牌名。 忆旧:指作者怀念过去的事情。 已无生气,进退真狼狈:形容国家形势危急,已经没有生机,前进和后退都处于困境之中。 半壁东南已去:指南宋朝廷已经失去了大片的领土。 忍不住:抑制不住。 牛山泪:指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而流下的眼泪。 汐社杜鹃拜
燕子呢喃,聚语坐梁间。 注释:燕子在低飞,发出轻微的鸣叫声。它们聚集在一起,坐在屋梁之上。 译文:燕子在低飞,发出轻微的鸣叫声。它们聚集在一起,坐在屋梁之上。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燕子画面,燕子在低飞,发出轻微的鸣叫声,它们聚集在一起,在梁上呢喃交谈。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氛围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霜天晓角 燕子 燕子呢喃,聚语坐梁间。 似是嗔垂一桁,留香久,下湘帘。 注释:燕子在低飞
霜天晓角 清明 上巳清明,听饧箫缭萦。细雨纷纷时节,深巷里,卖花声。 春阴不肯晴,炊烟处处生。指点杏花深处,呼美酒,听仓庚。 【注释】 ①饧(táng)箫:用麦芽糖制成的吹奏乐器,形似笛子而小。 ②缭萦:回旋曲折。 ③仓庚:即黄鹂,俗称“春莺”。鸣声清脆,常在春季出现。 ④杏花深处:指春天的树林深处。 赏析: 《霜天晓角·上巳清明》,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该词上片写清明节的景色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