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卖花声。
唤得愁生。
病中心绪恰如酲。
脉脉恹恹珊枕上,过了清明。
只是少人行。
朱户常扃。
一春都不问阴晴。
偏有多情双燕子,说向帘旌。
注释:
- 何处卖花声:指哪里有人在卖花。
- 唤得愁生:指卖花的声音让人产生愁绪。
- 病中心绪恰如酲:指生病时的心情就像喝醉酒一样。
- 脉脉恹恹珊枕上,过了清明:形容一个人在枕头上默默地发呆。
- 只是少人行:意思是春天里很少看到有人走动。
- 朱户常扃:红色的门经常关闭。
- 一春都不问阴晴:整个春天都没有关注天气的变化。
- 偏有多情双燕子,说向帘旌:偏偏有两只多情的燕子飞来飞去,它们在向窗户边的旗帜(帘旌)讲述着什么。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闺情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燕子的活动来表达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词的开头“何处卖花声”一句,通过询问卖花的声音,引出了词人对春日景色的期待和感受。然后,“唤得愁生”一句,用卖花的声音引发出词人的愁绪,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哀怨的情感。接下来的“病中心绪恰如酲”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因病而心情不佳的状态,增添了词人的悲苦之情。
词的下片开始描述春天的景象。“脉脉恹恹珊枕上”,描述了词人在睡梦中的孤独和无力。“过了清明”一句,则暗示了春天的过去和词人对春天的留恋。“只是少人行”,这句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美景的关注却无人欣赏的遗憾。接着,“朱户常扃”,形容了词人家门紧闭的情景,可能是由于担心外面的世界而保持距离。最后,“一春都不问阴晴”,表现了词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漠不关心,也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
词人用双燕子的形象来表达她的思念之情。“偏有多情双燕子,说向帘旌”,这里的双燕子仿佛成了传递词人心意的信使。通过这样的描写,词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春天的景色之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她深深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