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来万斛涛声沸。恰趁江风利。
梦中浑不辨行船。醒搅船轻簸浪软于绵。
蒙蒙湿雾推篷里。半饷帆收矣。
日高天镜洗青铜。回望三山浮动有无中。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虞美人 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一种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情感或描述景象。在这里,它可能指的是诗人对某个特定场景的即兴描绘。
  2. 枕上闻风水声推篷视之已达京口 -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在梦中听到水声并起身推窗看时,已经看到了目的地京口(今江苏镇江)的情景。”枕上”可能意味着诗人在睡眠中感受到声音,而”推篷”则形象地描述了开窗的动作。
  3. 吹来万斛涛声沸。恰趁江风利。 - 这句诗描绘了水涛汹涌的声音,如同万斛重物被风吹动一样响亮。”恰趁”意为正好利用,”江风利”可能是指江上风力强劲。
  4. 梦中浑不辨行船。醒搅船轻簸浪软于绵 - 诗人在梦中无法分辨方向和船只,因为波浪轻柔如绵。”浑不辨”意为完全不分清,”醒搅”可能是指醒来时船桨划动产生的声响。
  5. 蒙蒙湿雾推篷里。半饷帆收矣 - 这里描述了外面有蒙蒙细雨和湿润的雾气,而推窗入内后,帆被收起,暗示着结束航行或休息。
  6. 日高天镜洗青铜 - 太阳高照,天空像镜子一样明亮,水面反射出金色的光芒,犹如青铜色。
  7. 回望三山浮动有无中 - 诗人回过头来,看着远处的三山(可能是杭州的雷峰塔、宝石山等)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下,时隐时现,如同漂浮在虚无缥缈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场景转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描绘。首句直接点题,将读者带入一个即将出发的旅行场景,随后的几行诗则通过描写水声、江风、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受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特别是最后两句,通过对“三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向往和想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喜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