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阑珊,胭脂满地。
离愁织就销无计。
妆成强起弄瑶琴,离鸿别鹄声声泪。
螺黛慵描,香奁倦理。
柳风吹絮芳尘起。
凭栏无绪望兰皋,双双燕子雕梁语。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写一位女子在春天思念远去的人。全词通过景物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情。

诗词原文:
春色阑珊,胭脂满地。
离愁织就销无计。
妆成强起弄瑶琴,离鸿别鹄声声泪。
螺黛慵描,香奁倦理。
柳风吹絮芳尘起。
凭栏无绪望兰皋,双双燕子雕梁语。

译文:
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地上满是胭脂的痕迹。
心中的离愁如同无法解开的丝线,让人束手无策。
尽管化妆打扮起来,却依然无法掩饰心中的哀伤。
她试图弹奏瑶琴,但声音中充满了离别的泪水。
她懒洋洋地描画着眉毛,倦怠地整理着梳妆台。
柳树轻轻吹动,飘散的柳絮在空中飞舞。
她靠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刻。
两只燕子在雕花的梁上相互呢喃。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凄凉美的氛围,同时也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她们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春色阑珊,胭脂满地。”开篇便以春天的气息和满地的胭脂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春色阑珊”和“胭脂满地”既是实景也是象征,象征着春天的消逝和女子脸上的胭脂。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内心情感。她的心中充满了离愁,就像无法解开的丝线一样。尽管她尝试用各种方式来掩饰自己的哀伤,如化妆、弹琴,但都无法真正摆脱心中的忧伤。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女子的外貌变化,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词人通过描写女子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她靠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期待着与亲人重逢的那一刻。然而,现实却总是充满无奈和辛酸——即使燕子归来,也不过是在雕花的梁上相互呢喃,无法真正传达彼此的心声。

《踏莎行·怀旧(壬午)》是一首表达深情厚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词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内心充满离愁、外表却依旧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同时,词中的离愁与重逢的主题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