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阑干外,小坟一点衰桃黦。
凄咽。
剩彩袂、飞灰化蝴蝶。
灵旗飘复偃,社火明还灭。
芳骨约西子,吴天诉潭月。
三生事,五更风,阵阵饧箫歇。
耳边怯。
怕枝头、又到啼红鴂。
昨夜听歌,石场如雪。
夜台犹卸,玉簪偷节。
【诗句释义】
碧栏干外,小坟一点衰桃黦。
凄咽。
剩彩袂、飞灰化蝴蝶。
灵旗飘复偃,社火明还灭。
芳骨约西子,吴天诉潭月。
三生事,五更风,阵阵饧箫歇。
耳边怯。
怕枝头、又到啼红鴂。
昨夜听歌,石场如雪。
夜台犹卸,玉簪偷节。
【译文】
碧阑干外,小坟一点衰桃花。
悲伤地低语着,只留下彩袖的残影化为蝶。
灵旗随风飘扬然后又倒下,元宵灯火明亮又熄灭。
那芳骨之约仿佛在西施身上得以实现,在吴天之下诉说着明月之哀愁。
前世今生的事情啊,五更时分的微风轻轻吹散了。
耳畔传来了害怕的声音,担心枝头上的黄鹂又啼唤春天的到来。
昨晚听到歌声,石台上如同雪花纷飞。
夜深时墓地依然开放,玉制的发簪偷偷地更换了新的。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冬,是一首悼亡之作。诗人在这首诗里,以“真娘”为题,抒发了对逝去妻子的哀思之情。诗人通过描写坟墓上的花树和寒鸦等景象,以及用“三生事”、“五更风”等词语来表达思念之情,展现了其沉痛的心情。同时,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充满了深沉的思念与无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