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蹲奇兽,兀奡玲珑真险秀。
涧束春罗,窈窕空明足淡沲。
闲庭谁到,只许碧空悬冷瀑。
些事消魂,剩有秋千断板存。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过惠山九华庵:经过惠山的九华山庵(位于今江苏无锡)。系某氏废园:这里指的是作者曾为某姓人家看管过这片荒废的园林。
石蹲奇兽,兀奡玲珑真险秀:(石头上)蹲着一只奇形怪状的动物,它屹立在岩石之上,真是险峻秀丽。“石蹲”即指岩石上的石兽,“奇兽”指形状奇特的石兽。兀奡(wěi ào)形容石兽的雄健有力。玲珑指精致巧妙,也形容石兽的形状奇特。“险秀”指险峰秀丽。
涧束春罗,窈窕空明足淡沲(hǎn):春天的涧水被束缚起来,清澈而明亮。涧(jìn)指山间的小溪。窈窕(yǎo tiǎo)幽深的样子。足淡沲(hǎn)清澈透明。
闲庭谁到,只许碧空悬冷瀑:(庭院中)没有人来,只有碧空高挂的瀑布飞流而下。“闲庭”指庭院宽敞。谁到,没有人到。只许,只允许。碧空悬冷瀑,指高挂在天空中的瀑布,形容气势磅礴,如从天降下的飞泉。
些事消魂,剩有秋千断板存:(这些事情让我心烦意乱,剩下的只有摇动秋千的木板还留在那儿。一些往事让我神魂颠倒,只剩下摇荡秋千的木板还留着。)“些事”指前句所提到的那些令人心神不宁的事情。“消魂”即神魂颠倒。“剩有”指留下。“秋千断板”指秋千的木板。
赏析:
《过惠山九华庵》是宋代诗人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年)所作。此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自己游览惠山九华庵时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第一、二句通过描绘岩石上的石兽和涧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春日之中;接下来两句则通过描写庭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之情;最后两句则通过描写秋千木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自己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