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节,记得在金陵。
绿水没腰连夜雨,锦帆衔尾半河灯。
往事思腾腾。

【注释】

宛城:古地名,今河南南阳。五日追次旧游,指杜甫在宛城停留五天,怀念旧友的诗作。五日追次: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离开长安后,曾两次经过宛城,一次是四月三日离宛城往灵武,一次是四月九日到洛阳,共停留了五天。这次是重访故地,追忆旧游,因此称“追次”。“旧游”,指与友人的交往,如《月夜》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是对朋友的思念。漫成:随意写成,即随兴所至的诗。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宛城时写的一组回忆往昔的诗歌之一,共十首。

绿水:泛指江水。没腰:指江水淹没人的腰部。连夜雨:形容雨水来得突然,下得又急又猛。半河灯:指河面上的灯笼,一半沉入水中,一半还浮在水面上。

【译文】

五月初一的重阳节,记得在金陵。

江水淹没人的腰部连夜雨,船帆衔尾半河灯。

往事思腾腾。

赏析:

《望江南·端午》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七绝组诗作品。此诗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后流寓宛城期间写的一组回忆往昔的诗歌之一,共十首。全篇抒发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故土、亲朋的眷恋之情。

第一句“重五节,记得在金陵”,点出了时间、地点和季节。重五节即重阳节,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远望,赏菊饮酒,以期健康长寿。而此时杜甫却在宛城的绿水上度过这个佳节,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惆怅。这里的“记得”二字,既表达了杜甫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又暗示了他对当前境遇的不满。

第二句“绿水没腰连夜雨,锦帆衔尾半河灯”,进一步描绘了宛城的景色。绿水滔滔,仿佛要淹没人的腰部,而连绵不断的大雨则使得整个江面都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这时,船帆从江面一侧掠过,带着半边河水飞向远方,而另一侧则是一片漆黑。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凄迷、幽冷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风雨交加、烟雾弥漫的江城之中。

第三句“往事思腾腾”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思腾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中涌动着的思绪如同翻滚的波浪一般无法平息。他回想起过去的种种经历,包括与友人的交往、生活琐事等,这些美好的回忆让他倍感珍贵和温馨。然而,现实的困境却让他感到无比痛苦和无助。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挣扎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宛城的夜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眷恋之情,更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来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无奈。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物的刻画,使得整首诗显得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