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头,蹑屐来登,兴怀谪仙。
问沉香倚醉,宫袍曾着,夜郎流窜,彩笔谁怜。
一代才人,遭逢如此,漫说风流诗百篇。
光万丈,但西南照彻,瘴雨蛮烟。
而今豪放谁传。
道天子呼来不上船。
叹骑鲸客去,只余红蓼,挂帆人远,莫问青莲。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何可无君一醉眠?
凭高望,兄酒星如炬,牛斗之间。

【注释】

《沁园春》是词牌名。谪仙,李白的号。“光万丈”三句,言自己虽遭贬谪,而才华不减,仍可与天地相辉映。《登谪仙亭》即作者在江州(今江西九江)时所作。

【译文】

采石矶头,我踩着青石的鞋子登上了高高的谪仙亭。

问沉香倚醉,宫袍曾着,夜郎流窜,彩笔谁怜?

一代才人,遭逢如此,漫说风流诗百篇。

光万丈,但西南照彻,瘴雨蛮烟。

而今豪放谁传。

道天子呼来不上船。

叹骑鲸客去,只余红蓼,挂帆人远,莫问青莲。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何可无君一醉眠?

凭高望,兄酒星如炬,牛斗之间。

【赏析】

《沁园春·登谪仙亭》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所作,作于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当时他已任朝散大夫、左赞善大夫,知齐安郡,此词是他游览江州的谪仙亭后,有感而发之作。

起二句:点题,写登临览眺。“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长江中。矶头,指江边岩石之上。“蹑屐”,穿木底鞋登山。“兴怀”,兴起、感慨之意。“谪仙”,指李白。李白曾自称“白帝城东沧江口,劳劳终日一竿秋”(《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又自比为“谪仙人”。这里指他当年在金陵(今南京)所作的许多诗篇。

下片:感叹遭遇,抒写抱负。“问”以下六句:以设问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慨。这六句大意是:问那沉香般的醉意,曾经依偎在李白的宫袍之下;问那位夜郎自大的才子,如今漂泊异乡,谁能了解他的心酸!“彩笔”两句:借李白的遭遇,抒发自己的遭遇。李白天宝年间供奉翰林时,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后因受权臣谗毁而被排挤出京,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彩笔”,指翰林学士的文翰。“谁怜”,即“谁怜我”。“风流”两句:用李白自比,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风流”指文采飘逸。“诗百篇”,形容文章多。“光”,同“晖”,阳光。“西南照彻”,指阳光照耀到江州一带。“瘴雨蛮烟”,指南方的瘴疠之地和潮湿气候。此言虽遭贬谪,但才华依然可以放射光芒,光照四方。

下片五句:写自己不受朝廷重用,无法施展抱负。“而今”四句:写自己对官场的厌倦。“道”犹言“言”。“天子呼”两句:《史记·滑稽列传》:“天子使使者持金马说(曰):‘江南多奇珍异宝,请乐相国(指东方朔)往观之。’相国还,天子乃大幸(高兴),加赐相国千金。”此言朝廷召唤,却不赴召。“道”读如“答”,“呼”读如“乎”。“骑鲸客”:相传晋人张华梦见一人对云:“吾与君等俱为蝴蝶也。”遂飞集张华庭中树上,便入水去。后人遂有骑鲸客之称谓。“挂帆人”:指乘船而去的人。这两句意为:那些骑马游历江湖的人离去后,只剩我独自在江边徘徊。这两句以反诘的语气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不平。

下片六句:写自己欲归隐江湖的愿望。“江上”三句:写自己在江州时的闲适生活。“清风”句:江风吹动山上的明月,使人感到清爽宜人。“明月”,指山中的一轮明月。这两句意思是:我在江州时,常常在清风明月之夜醉酒吟诗,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何可”两句:写自己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一醉眠”三句:言自己欲摆脱尘世纷扰,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何可”,怎能。古人常以“醉眠”喻隐居山林。此言自己不愿再过这种官宦生活,只想与自然为伍,饮酒作乐,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

结拍两句:以想象的方式,写出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凭高望,兄酒星如炬”:站在高处远望星空,只见一颗颗星星犹如火炬般熠熠生辉,它们在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牛斗”句:指北斗星和牵牛星。牛斗二星在天空中运行不息,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荏苒。这两句意为:抬头仰望夜空,只见那两颗明星如同明亮的火炬在夜空中闪烁。“兄酒星”:比喻自己的兄弟。古代传说中天上二十八宿各有名称,兄酒星即箕宿,属北方玄武七宿之一。《庄子·逍遥游》中有:“吾有大树焉……天其果实不宣,日月星辰系焉,风霜雨露亦施焉,其枝罔摇也。”此处以箕宿比喻苏轼兄弟的高尚品质。“牛斗之间”:即牛郎织女相会之处,象征人间的夫妻团圆。此言仰望星空,心中充满希望,愿与兄弟共度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