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多英哲。
忆曩时、风流才调,声华文物。
各占雄坛夸夸胜事岂止文豪笔侠。
所重在,高风完节。
不患诸贤遗事阙,羡幽人笔底波澜阔。
文与献,称双绝。
年来此道成消歇。
赖硕果、伊家尚在,表扬馨烈。
金银漫记忠和孝,一管中书若铁。
莫野史、稗官同阅。
著表微严犹倚董,与聃篯窃比称耆耋。
全史科,名山业。

这首诗是《寿史辰伯》的节选,由苏轼所作。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的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翁年七十,读书不辍,着书微言一书,可与信史并称(壬午)
  • “翁年七十”:指寿史辰伯已经七十岁高龄。
  • “读书不辍”:表示他勤学不辍,持之以恒。
  • “著书微言一书,可与信史并称”:意思是说他已经著成一本小书,可以与史书相提并论了。
  1. 此地多英哲。
  • “此地”:指的是某个地方。
  • “多英哲”:形容这个地方有很多有才华的贤人和智者。
  1. 忆曩时、风流才调,声华文物。
  • “曩时”:过去的岁月。
  • “风流才调”:形容人的才华和风度都很出众。
  • “声华文物”:这里可能是指这个地方的文化繁荣,人才辈出。
  1. 各占雄坛夸夸胜事岂止文豪笔侠。
  • “各占雄坛”:各自占据一个杰出的位置。
  • “夸”:夸耀,炫耀。
  • “胜事”:值得夸耀的事情。
  • “岂止文豪笔侠”:不仅仅限于文人墨客的才情和武艺。
  1. 所重在,高风完节。
  • “所重”:重视的地方。
  • “高风”:高尚的品德。
  • “完节”:保持完整的节操。
  1. 不患诸贤遗事阙,羡幽人笔底波澜阔。
  • “诸贤遗事”:指古代贤人的事迹。
  • “遗事阙”:指这些事迹有所遗漏或不完整。
  • “幽人”:这里可能是指隐居的人,或者特指那些学识渊博的人。
  • “笔底波澜阔”:形容作者的文笔宽广,意蕴深远。
  1. 文与献,称双绝。
  • “文”:文学。
  • “献”:贡献。
  • “称双绝”:形容两者都达到了极致。
  1. 年来此道成消歇。
  • “年来”:近来。
  • “此道”:这里可能是指学问或技艺。
  • “消歇”:衰退或停止。
  1. 赖硕果、伊家尚在,表扬馨烈。
  • “赖硕果”:依赖丰硕的成果。
  • “伊家”:这个人。
  • “表扬”:赞美。
  • “馨烈”:香气浓烈。
  1. 金银漫记忠和孝,一管中书若铁。
  • “金银”:这里比喻财富。
  • “忠孝”:忠诚和孝顺。
  • “漫记”:随意记载。
  • “一管中书若铁”:一支笔就像铁一样坚固。
  1. 莫野史、稗官同阅。
  • “莫”:不要。
  • “野史”、“稗官”:指民间传说和小说故事。
  • “同阅”:一起阅读。
  1. 著表微严犹倚董,与聃篯窃比称耆耋。
  • “著表微严”:这里可能是指写文章严谨认真。
  • “董”:指孔子。
  • “聃”:指老子。
  • “篯”:指彭祖,传说他是长寿之神。
  • “窃比”:暗自比较。
  • “称耆耋”:自称年纪已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寿史辰伯七十岁生日的祝福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寿史辰伯勤奋学习,著书立说的事迹,同时也对他的品德和才艺给予了高度评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赞美其学术成就和品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