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杳。
望钟陵、龙蟠虎踞。
万山堆绕。
江左周郎风度好,是处云蒸电扫。
无此分、唯馀愁恼。
莫为飘蓬增怅恨,看飞飞集集天边鸟。
头上雪,能教少。
无端猛想壶关老。
怕于今。
期期总在,敢谁违诏。
高文百战身营造,留得当年洛镐。
却付与、群公如草。
北望新亭愁思悄,认吕蒙陆逊应须早。
天下事,如何了。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南都(今南京)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万里长江杳。
望钟陵、龙蟠虎踞。
万山堆绕。
江左周郎风度好,是处云蒸电扫。
无此分、唯馀愁恼。
莫为飘蓬增怅恨,看飞飞集集天边鸟。
头上雪,能教少。
无端猛想壶关老。
怕于今。
期期总在,敢谁违诏。
高文百战身营造,留得当年洛镐。
却付与、群公如草。
北望新亭愁思悄,认吕蒙陆逊应须早。
天下事,如何了。
诗词原文:
贺新郎·甲申秋,见南都事有感
千里江山,望钟陵、龙蟠虎踞,万山堆绕,江左风流人物,云蒸电扫无此分。莫为飘蓬增怅恨,看飞飞集集天边鸟。头上雪,能教少。
注释:
- 甲申秋:指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秋天,即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
- 龙蟠虎踞:形容钟陵地势险要,如同龙盘踞、虎踞坐一般。
- 万山堆绕:形容钟陵周围山峦叠嶂,环绕四周。
- 江左风流人物:指江南地区才子佳人,多才多艺。
- 云蒸电扫:形容景象壮美,如同云彩蒸腾、雷电横扫一般。
- 无此分:没有这样的缘分或机会。
- 飘蓬增怅恨:比喻自己像随风漂泊的落叶,增加愁苦和遗憾。
- 飞飞集集:形容鸟儿飞翔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思绪纷乱,无法平静。
- 头上雪:比喻白发,象征着年老或忧愁。
- 莫为飘蓬增怅恨:不要因为自己的漂泊而增加烦恼和遗憾。
- 看飞飞集集天边鸟:看着天上的鸟儿飞来飞去,象征着自由自在。
- 头上雪:比喻白发,象征着年老或忧愁。
- 无端猛想壶关老:突然想起壶关之战的经历,感到岁月无情,已经衰老。
- 壶关老:壶关之战是指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在壶关之战中被曹操所俘,后被释放回蜀汉,但最终在麦城战死的历史事件。这里用来形容时间流逝,人事无常。
- 期期总在:意思是总是担心事情会出错,不敢违背皇帝的旨意。
- 高文百战身营造:形容辛弃疾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 留得当年洛镐:指辛弃疾在洛阳时所做的文章,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却付与、群公如草:意为辛弃疾的文章被后世的人们遗忘,就像杂草一样。
- 北望新亭愁思悄:形容辛弃疾站在新亭上北望,心中充满了愁思。
- 吕蒙陆逊应须早:意思是吕蒙和陆逊应当尽早行动,抓住时机。
- 天下事,如何了:表达作者对当时国家形势的担忧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南都(今南京)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忧虑。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的爱国将领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民族危机。他的诗词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关注,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全词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辛弃疾的文学才华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