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空廊,梧桐别院,逡巡暑退。
雨声连夜,不许新凉替代。
直随他、万马南来,瘴乡气候同沙塞。
把秋期变作,授衣时节,早寒先戒。
一带。
颓垣外。
有鸱鸣似鬼,鸡鸣如晦。
空斋愁坐,搦管雠书都碍。
况中庭、橘未垂条,孤鸿消息渺难待。
但朝朝、目送荒烟,去作岩头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琐窗寒·中元后苦雨连旬薄寒中人已似吾乡十月天气南方节候无准如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词原文:
琐窗寒
中元后苦雨连旬,薄寒中人已似吾乡十月天气,南方节候无准如此。
蟋蟀空廊,梧桐别院,逡巡暑退。
雨声连夜,不许新凉替代。
直随他、万马南来,瘴乡气候同沙塞。

翻译:
锁闭的窗户寒冷如秋,
在中元节后,连绵的大雨持续了十几天,
寒冷中的人们已经感受到了故乡十月的天气,
但南方的节气变化却难以捉摸。
蟋蟀在空廊中哀鸣,
梧桐树在别院里摇曳,
暑气逐渐消退。
夜晚的雨声一直持续,
新凉的气息无法取代雨夜带来的寒冷。
就像南方的瘴气一样,
雨水也带来了与北方不同的气候。

注释:

  • 中元后苦雨连旬:指中元节过后连续下了多日的雨。
  • 薄寒中人已似吾乡十月天气:描述在潮湿寒冷的天气中,人们感到如同家乡十月份的寒冷。
  • 南方节候无准如此:南方的节气变化没有固定规律,因此很难预测。
  • 蟋蟀空廊,梧桐别院,逡巡暑退:蟋蟀在空廊里发出哀鸣,梧桐树在别院中摇曳,暑气渐渐消退。
  • 雨声连夜,不许新凉替代:雨声持续不断,新凉的气息无法替代雨夜带来的寒冷。
  • 直随他、万马南来,瘴乡气候同沙塞:仿佛有千万匹马从南方赶来,那里的气候和沙漠一样严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方雨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气候的怀念和对南方环境的不适应。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蟋蟀空廊”和“梧枿别院”,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南方气候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