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别江城,荒荒野宿投村𣟄。
鹃啼月落。
茅店孤灯著。
老马迎风,衣上霜花薄。
天垂幕。
孤雪一握。
吹散咿咿角。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大石调·点绛唇》。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两仄韵转一叠韵。上、下片首两句同韵,第二句起韵。

发铜仁:从铜仁出发。

晚宿松树坪:傍晚在松树坪住宿。

𣟄:旅店。

鹃啼月落:杜鹃啼叫的声音和月亮落下的声音。

茅店:用茅草盖顶的小店。

孤灯著:孤零零的灯光照耀着。

老马迎风:骑着老马迎着风。

衣上霜花薄:衣服上面结满了薄薄的冰霜。

天垂幕:天空垂下帷幕。

孤雪一握:一片孤寂的雪花,像一把。

吹散咿咿角:《诗经》中有一首名为《小雅·鹿鸣之什·采薇》,诗中唱道:“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我行其野,芃芃其麦穗。彼有旨酒,有嘉客……彼姝者子,何以与之?”这里借指诗人骑马行走在原野上,看到一片飘舞的雪花,随风飘散而去。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之作,描写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首句“醉别江城”,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江城”即江边的城镇,诗人与情人告别时已喝得大醉,所以称他为“江城”。次句“荒荒野宿投村𣟄”,写诗人投宿的情景。“荒荒野宿”表明旅途遥远、艰险;“投村𣟄”则暗示了诗人投宿之处简陋、贫穷。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旅途的艰难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两句“鹃啼月落”和“茅店孤灯著”,描写了诗人投宿后所见所闻。“鹃啼月落”既写出了诗人听到杜鹃叫声时的心境,又渲染了夜深人静的凄清气氛;“茅店孤灯著”则描绘了诗人投宿后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的喜爱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这两联都是写景,但都紧扣“冬杪”二字,表现出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

过片后,“老马迎风,衣上霜花薄”一句,以生动的形象展示了诗人骑马行走在寒冬中的艰辛。这里的“迎风”既表明了天气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焦虑。而“霜花薄”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和冷清的感觉。接着,“天垂幕,孤雪一握”两句,通过描绘天空下垂的帷幕和一片孤寂的雪花,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内心的坚韧与不屈。这里的“垂幕”和“孤雪一握”都是比喻手法,分别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最后一句“吹散咿咿角”,则通过想象诗人骑马行走在原野上,听到风吹动枝叶发出的声音,以及看到一片飘舞的雪花随风飘散而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感。

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