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篱矮屋无人整,荒他十年佳树。
芍幌烟苗,芦漪夜火,赢得天涯愁句。
宾鸿半去。
只剩个飘鸥,老依江渚。
絮被篝灯,玉玲珑馆借廊住。
乡城悬七百里,秋风怜毷氉,归计频误。
踠地杨枝,横波芰叶,又过今秋凉雨。
家贫累苦。
便侬在他乡,也悲衰暮。
待返柴门,雪檐听雀语。

齐天乐 并序

疏篱矮屋无人整,荒他十年佳树。芍幌烟苗,芦漪夜火,赢得天涯愁句。宾鸿半去。只剩个飘鸥,老依江渚。絮被篝灯,玉玲珑馆借廊住。乡城悬七百里,秋风怜毷氉,归计频误。踠地杨枝,横波芰叶,又过今秋凉雨。家贫累苦。便侬在他乡,也悲衰暮。待返柴门,雪檐听雀语。

注释:

  1. 疏篱矮屋没有人整理,荒芜了他十年的佳树。
  2. 芍药花的影子在烟雾中摇曳,夜晚的火光映照出芦花上的水珠,使得诗人产生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3. 鸿雁飞走了一半,只剩下一只孤独的鸥鸟,它仍然栖息在江边的芦苇丛中。
  4. 棉絮做的被子铺在床上,灯火照亮了玉玲珑馆的走廊。
  5. 家乡离这里七百里之遥,秋风中那片落叶引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担忧。
  6. 杨树枝头低垂着,菱叶在水面上轻轻晃动,又迎来了今年的寒秋雨水。
  7. 因为贫穷而劳累,即使身在他乡,也感到悲伤和衰老。
  8. 等到回家的时候,雪花落在屋檐上,听着雀儿们叽叽喳喳的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思归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两句写景,“疏篱矮屋无人整,荒他十年佳树”为全篇奠定了寂寞凄凉的基调。后三句以景物起兴,由景及人,点明题旨:“宾鸿半去。只剩个飘鸥,老依江渚。”词人以宾鸿自喻,漂泊异乡,寄身江渚;以飘鸥自比,孤身独处,形影相吊。这一句是全篇的核心,也是词人的愤懑之所在。“絮被”三句承前启下,写自己的居所、生活与心境。“玉玲珑馆”指自己简陋的居室。“玉玲珑”,即雕镂精细的玉石器物。这里指用玉作成的玲珑剔透的器具,形容居室虽小而精美。词人以“玉玲珑”自喻,表明尽管身处陋室,但却心如玉洁。“踠地”三句写自己的处境与心境。“踠地”,犹言穷途末路。“横波”,指眼波流动。“今秋凉雨”指秋雨连绵不止。这里以眼波横流、秋雨绵绵自喻。这三句是过渡,从写景到抒情。“家贫累苦”三句,由眼前之困苦写到身世之悲戚。“便侬”三句,由自身写到他人。“侬”,古语中自称的词语。“待返”,指归乡之时。“雪檐”三句,写归家情景。“雪檐”即屋檐积雪,“雪檐听雀语”写出了词人盼望归来的心情。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客居异地,思乡怀人之情。全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情调低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