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寂无人,帘深闻鹧,愁色沉凝疑暮。
楚柳湘蘋,堪被湿云黏住。
怜收了、酒旆旗亭,恨闲却、笛桡江浦。
可东风、吹醒斜阳,依依来照燕归路。
平芜千里浸色,须似宵来梦见,迷茫村渡。
红杏相思,撩瘦几分眉妩。
定香影、多半漂残,怕消息、断无寻处。
问烟边,谁倚阑干,玉箫咽怨语。

诗句释义:

  1. **“绮罗香,春雨用梅溪词韵” : 这首诗使用了“绮罗”这个词,通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布料或者华丽的装饰。这里可能暗示春天的景色或氛围。同时提到了“梅溪词”,可能是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参考了某个特定的诗词风格或主题。
  2. “巷寂无人,帘深闻鹧,愁色沉凝疑暮”:诗中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小巷深处没有其他人,只有风吹动帘子的声音,这让人感到有些忧郁和孤独。”愁色沉凝疑暮”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心情,仿佛黄昏将至,天色阴沉。
  3. “楚柳湘蘋,堪被湿云黏住”:这里的“楚柳湘蘋”指的是楚地的杨柳和湘水的蘋草,它们在湿润的天气里被雨水沾湿,显得格外柔弱。”堪被湿云黏住”意味着这些植物被雨水弄得无法动弹,也反映了天气的恶劣状况。
  4. “怜收了、酒旆旗亭,恨闲却、笛桡江浦”: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一些事物的喜爱或留恋之情。”酒旆旗亭”可能是诗人喜欢的一个场景,他在那里欣赏到了美酒和旗帜。然而,由于某种原因,他不得不放弃这个喜爱的地方。而”恨闲却、笛桡江浦”则表达了他对这种失去的遗憾和不满。
  5. “可东风、吹醒斜阳,依依来照燕归路”: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风,它吹散了寒冷,使斜阳变得温暖。这为人们带来希望和喜悦。燕子归来的小路被温暖的阳光照亮,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
  6. “平芜千里浸色,须似宵来梦见,迷茫村渡”:描述了一片广阔的草地在夜晚呈现出的颜色。这可能是诗人对某个地方的美丽夜景的回忆或想象。同时,”迷茫村渡”可能指的是在乡村中模糊不清的景象或道路。
  7. “红杏相思,撩瘦几分眉妩”:这里的”红杏”可能是指红色的桃花或者是其他红色的花朵。”相思”可能暗示了诗人对某人的思念之情,而”撩瘦几分眉妩”则表现了诗人因思念而消瘦的神情和眉宇间的忧虑。
  8. “定香影、多半漂残,怕消息、断无寻处”:这里的”定香影”可能指的是某种香气或香味。”多半漂残”可能是指这种香气或香味已经变得微弱或消失。”怕消息、断无寻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信息或线索的渴望,但又担心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无法找到。
  9. “问烟边,谁倚阑干,玉箫咽怨语”:这里的”烟边”可能指的是远处烟雾缭绕的地方。”谁倚阑干”可能是指有人在高处栏杆上眺望或沉思。”玉箫咽怨语”则描绘了一个悲伤或哀怨的场景,可能是诗人自己或别人在演奏玉箫的声音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译文:
寂静的小巷中没有行人,只有帘子深深的声音传来,似乎连带起一阵愁绪,仿佛暮色降临。楚地的柳树和湘水旁的苹草,被雨水打湿后更加柔弱。我怜悯那些已经收起或放下的酒旗和酒馆,心中怨恨那些空闲的笛声和江上的船只。但东风却吹走了斜阳,使得回家的路变得更加明亮。远方平展的原野被夜色染成淡淡的颜色,仿佛是夜晚的梦境一般朦胧。红杏树上的相思之花,让我憔悴几分,眉间的忧愁更甚。那香味几乎全部飘散,只怕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了。

赏析:
这首《绮罗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描写,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情感。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