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匆匆、南楼杯酒,送君到楚江去。
河桥怅望行旌远,落日黯然谁语。
帆下处。
定木叶猿声,并作篷窗雨。
栖迟何许。
记凉露飘衫,秋灯上榻,闻雁蓦思汝。
重相见,示我玉溪毫素。
眼前无限危阻。
巴山一发缠天际,其下剑塘如虎。
飞梦苦。
怜大李飘零、青鬓消诗句。
乱云苍莽,问白帝西来,荆门东尽,中有几千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积累重要诗词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江陵秋旅图”是李之仪的一首词,全词写送别,但重点不在送别,而在于描写秋景和羁旅途中所见所闻,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先指出观点,然后分析理由、事实或道理。如第一句,“昔匆匆”,即往日匆匆,南楼杯酒,送君到楚江去;第二句,河桥怅望行旌远,落日黯然谁语;第三句,帆下处,定木叶猿声,并作篷窗雨;第四句,栖迟何许,记凉露飘衫,秋灯上榻,闻雁蓦思汝;第五句,重相见,示我玉溪毫素;第六句,眼前无限危阻。巴山一发缠天际,其下剑塘如虎。
3.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迈陂塘·题李次莲江陵秋旅图”是一道诗歌的题目,要求对这首词逐句解释,然后给出每句的意思以及注释。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和诗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昔匆匆、南楼杯酒,送君到楚江去”一句,“昔”字点明时序为过去;“匆匆”一词形容时间飞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南楼”指的是临别之地,“杯酒”指饯别宴饮,“送君到楚江去”写出了作者对朋友的不舍之情;“楚江”指长江,这里代指朋友所在之地;“去”表示离开。
4.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注意从修辞、表现手法、结构布局、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如“蓬窗雨”运用拟人化手法,把篷窗比作人的耳朵,形象地描绘出雨声在船上的回响。这既是船行之状,又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答案】
译文:往昔匆匆,南楼举杯为我饯别到楚江去(你),
河畔长亭远望,你乘舟远去,落日西沉(我)无言以对。
(我)坐在船上看帆影下处,只见一片树林(中传来)猿猴的啼声(仿佛)一阵风吹来阵阵寒意。
我在江边久久徘徊不进,记得那凉爽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我),秋天的灯火照亮我的草床(我),听见雁儿飞过不禁想起你。
再次相见时,你给我看了你的玉溪笔记。
眼前有许多困难险阻。
巴山上的云雾缭绕着天边(好像)一条大虫盘踞在山顶。
梦中飞向远方(好像)一只鹰在高空飞翔。
可怜我像杜牧那样漂泊在外、年华已逝(像李白一样)鬓发斑白(像杜甫一样)诗篇不再流传。
乱云迷蒙笼罩着天空,询问白云从西而来,荆门山向东延伸到底,里面究竟有多少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