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河云、三千程外,佳人鱼札迢寄。
分明听诉飘零燕,不是昨宵梦里。
春尽矣。
问一路杨花,吹到君边未。
沙烟夕起。
有昏月芦沟,驿衾斜照,可似故乡丽。
吟怀健,邮囊新卷添几。
金台曾遇知己。
昭君也解琵琶怨,让尔小红妍媚。
君认否,认兰峪归鸿、瘦影刚侬似。
凄凉尺纸。
恁提说当年,海棠西院,剪烛共沉醉。

【诗句】

落河云、三千程外,佳人鱼札迢寄。

分明听诉飘零燕,不是昨宵梦里。

春尽矣。

问一路杨花,吹到君边未。

沙烟夕起。

有昏月芦沟,驿衾斜照,可似故乡丽。

吟怀健,邮囊新卷添几。

金台曾遇知己。

昭君也解琵琶怨,让尔小红妍媚。

君认否,认兰峪归鸿、瘦影刚侬似。

凄凉尺纸。

恁提说当年,海棠西院,剪烛共沉醉。

【译文】
在落河的云彩中,你寄来了三千里的信,佳人在远方,就像鱼雁传书一样,我们相隔遥远。我清晰地听到了燕子在诉说着你的飘零。这并不是昨天夜里的梦。
春天已经过去,我在路上看到一路的杨花,它们是否吹到了你的身边呢?
夜晚的沙烟升起,夕阳落在芦沟,我在驿馆的床上斜靠着月光,这是否像故乡的美丽?
我心怀诗意,新近收到的信件又增添了几分忧愁。
曾经我们在金台相遇,彼此是知己,你也懂得琵琶弦上的哀怨,让我更加珍惜你的娇媚。
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兰峪的小村庄?那里有归鸿的瘦影,就像我的你。
我为你写下了凄凉的句子,你是否记得我们一起剪烛共醉的海棠西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从都门寄给午生的近体诗。首句“落河云、三千程外”交代了送别的地方,即黄河之滨。第二句“佳人鱼札迢寄”中的“鱼札”指书信,佳人远隔千里之外,用鱼来传递信息是很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人的思念之情。三、四句“分明听诉飘零燕”和“不是昨宵梦里”进一步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已经离世,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别离的感慨。五、六句“春尽矣”和“问一路杨花”,通过询问一路上的杨花是否到达了友人的身边,表达了诗人想要知道友人近况的急切心情。七、八句“沙烟夕起”和“有昏月芦沟”,通过对黄昏时分的沙烟和月亮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之感。九、十句“有昏月芦沟,驿衾斜照,可似故乡丽”,通过描绘昏黄的月亮和斜照的驿床,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怀念和向往。十一、十二句“吟怀健,邮囊新卷添几”,以“吟怀”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一句“金台曾遇知己”和“君认否,认兰峪归鸿、瘦影刚侬似”,通过回忆与友人在金台相遇的情景和对方的身影,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