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珊黄子学心余,年少词坛推大巫。
胜国春秋直笔书,好工夫,写出悲欢似画图。
【解析】
“韵珊黄子学心余”,“韵珊”是作者自号,“黄子”是其弟子;“余”,我。
【答案】
注释:黄子是我的学生,我教他学习诗词,他用心学习。
译文:黄子是我学生的弟子,我教授他学习诗词,他专心学习。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黄子学词之勤苦与成就。作者自号“韵珊”,而称门人黄子为“余”,表明对门人的尊重。黄子是作者的学生,作者教导他学习诗词,他非常用心。
第三句“年少词坛推大巫”,说黄子年纪轻轻就被誉为词坛的大巫。“推大巫”用《史记》中李斯的故事来说明自己的学问。当年李斯在年轻时,曾向赵高求见,赵高对他说:“上客,君侯(指赵高等)不知,臣与丞相议,事未成,上客请语,可乎?”(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意思是说,你现在还是个客人,还没有资格和我谈论大事。李斯于是说:“吾闻督道不得,得而失之,可谓大惑矣。”(《史记·李斯列传》)后来赵高把李斯推荐给了皇帝,李斯才得到机会。作者在这里说自己和黄子都是词坛的“大巫”,是因为自己和弟子都在词坛上有所作为。
第四句“胜国春秋直笔书”,说作者在宋朝时写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词篇。“胜国”是指北宋。“春秋”是指宋词。因为北宋灭亡不久,所以作者的词作多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就是如此。“直笔书”即直抒胸臆。
最后二句说,这些反映现实生活的词作写得非常好,如同画出一般。“好工夫”,是称赞词作做得好。“写出悲欢似画图”,意思是说,通过词作表达了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一样美丽动人。
全诗语言平实、流畅自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学生们的关心与鼓励,又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学生才华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词人在艺术创作上追求真善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