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余天似柴窑碧。
修竹穿篱出。
满地碎秋声,白鸟青虫,生长芙蓉国。
森然奇鬼池边石。
红叶缠青壁。
屐齿意忘归,醉倚层楼,三弄枫林笛。

【注释】

  1. 天似柴窑,碧:形容天像瓷器一样的颜色。“柴窑”即汝瓷,产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附近。
  2. “修竹”句:意思是竹子长满了篱笆,穿墙而出。
  3. 秋声:秋天的声音。
  4. 生长芙蓉国:在这个国家里到处都是荷花和芙蓉(荷花的别称)。
  5. 森然奇鬼:是指池边石头的奇特造型。
  6. 红叶缠青壁:指的是红叶缠绕着墙壁。
  7. 屐齿:指木屐(一种鞋)的齿,也泛指鞋子的齿。意:心里想。忘归:忘记了回家。
  8. 三弄枫林笛:指反复吹奏《枫林曲》。

【译文】
天空如瓷器般碧蓝,修长的竹子穿过篱笆,伸向外面。地上散落着秋天的声音,白鸟青虫和生长的荷花、芙蓉。池边的石头像是大自然中的鬼怪,满树的红叶仿佛缠绕着青色的墙壁。我忘了回家的路,醉心地倚在楼上,反复吹奏《枫林曲》。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抒情诗。作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包括天气,植物,还有周围的自然景致,以及自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诗人用“天似柴窑碧”,形容天气晴朗,如同瓷器一样的颜色,这为整个诗歌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

“修竹穿篱出”一句,描绘了竹林茂密的景象,竹子穿墙而出,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而“满地碎秋声”一句,则通过声音的变化,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这里的“秋声”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声音,还包含了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和丰收的喜悦。

“生长芙蓉国”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荷花和芙蓉的美丽世界。这里的“芙蓉”,不仅是荷花的别称,更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象征着纯洁、美丽和高贵。

“森然奇鬼池边石”一句,通过对池边石头的形象化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这里的“森然”一词,表达了石头数量之多、形态各异的特点;而“奇鬼”则是对石头形态的一种夸张表达,让人感到既神秘又有趣。

“红叶缠青壁”一句,则通过颜色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色彩魅力。红色的树叶缠绕着青色的墙壁,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温馨与浪漫。

“屐齿意忘归,醉倚层楼”,则描绘了作者因陶醉于美景而忘却归途的情景。这里的“屐齿”,指的是木屐的齿,也泛指鞋子的齿;而“归”则暗示着回家的意思。当作者醉心于眼前的美景时,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回家的路。而“三弄枫林笛”,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吹奏《枫林曲》”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旨在通过音乐的形式来传达作者对这片美景的情感。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功地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让人陶醉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