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双飞沙一角,苇岸蘋风,柳下篙初卓。
木末冷红开似幄。
秋露濯,吟成湘瑟无人觉。
漫仄东华尘土浊,词赋于今,正待金门朔。
纵有纶竿休便搦。
归来确,笛声先遣渔童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圈定诗句,再进行具体的赏析,最后指出句子的特点。
“渔家傲·题钱舍人垂纶图”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沙洲的景色。白鹭双飞沙角头,芦花深处,风摇苇岸;柳下篙初撑,秋露沾湿湘瑟弦。下阕写诗人对词赋创作的看法及自己的愿望。漫仄东华尘土浊,词赋于今,正待金门朔。纵有纶竿休便搦,归来确,笛声先遣渔童学。
1.上阕:沙洲(即江中之洲)风光。白鹭双飞沙角头,芦苇丛中,芦花飘荡。柳下篙初撑,秋露沾湿湘瑟弦。
2.赏析:
白鹭双双飞,沙洲风光美,白鹭与芦花相映衬,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写出了沙洲的自然之美。
3.下阕:词人对词赋创作的思考及自己的期待。
漫仄东华尘土浊,词赋于今,正待金门朔。纵有纶竿休便搦,归来确,笛声先遣渔童学。
4.赏析:
漫仄东华尘土浊,表达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诗经》一样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能够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
纵有纶竿休便搦,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总有一天会得到实现。
归来确,笛声先遣渔童学,表达了词人希望回到家乡,过一种闲适的生活。
5.本词在艺术上的成就:
(1)善于选取典型景物来表现主题。白鹭双飞沙一角,芦苇丛中芦花飘荡,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为全词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2)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上片写沙洲风光,下片写词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通过对比突出了词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望。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例如“木末冷红开似幄”、“吟成湘瑟无人觉”。
(4)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词由写景过渡到抒情,由写景转向议论,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同时,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使得整首词既有意境又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