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得旧时离恨否,风前一样丝丝。
送人折尽夕阳时。
昏鸦余几点,莫认早莺儿。
憔悴倡条浑不是,菱花记取双眉。
秋声谁与寄相思。
章台疏影在,只剩两三枝。

诗句释义:

  1. 绾得旧时离恨否,风前一样丝丝。 这句话询问柳树是否能够绾结或带走过往的离愁别恨,暗示着对过去的思念和不舍。”绾”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系住、牵引的意思。”丝丝”形容柳丝的细长柔软。
  2. 送人折尽夕阳时。 这个部分表达了一种送别之情,意味着在日落时分,已经将柳枝折尽,象征着离别的时刻。
  3. 昏鸦余几点,莫认早莺儿。 这里的”昏鸦”指的是乌鸦,而”昏鸦余几点”则形象地描述了乌鸦在黄昏时分的景象,可能暗指离别后的情景。”莫认早莺儿”则是提醒我们不要被眼前的景色所迷惑,因为春天的莺儿还未出现,暗示着离别后的等待。
  4. 憔悴倡条浑不是,菱花记取双眉。 “憔悴倡条”用来形容女子,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喻,表示自己因离别而憔悴消瘦。”菱花”通常用来比喻女性的容貌,”记取双眉”则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美貌,保持自信。
  5. 秋声谁与寄相思。 “秋声”可能是指秋天的声音,如落叶、秋风等,而”谁与寄相思”则是询问谁能把这份相思之情寄托给远方的人。
  6. 章台疏影在,只剩两三枝。 这里的”章台疏影”可能是指古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的“寒蝉”之景,也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某个场景。”只剩两三枝”则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只剩下几枝疏影摇曳的柳树,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凄凉。

译文:
我是否能够挽住那些离愁别恨?就像那风吹过的柳枝一般,依旧丝丝入扣。我在日落时折断了柳枝送别友人,但请别被这美景所迷惑,因为春莺还未到来。不要让那憔悴的柳条混淆了你的美,要记得自己的双眉多么动人。让我的思念如何传递给你?只有那秋风知道。

赏析:
这首诗以柳树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因离别而感到的孤寂和哀愁。通过对比柳枝的柔弱与人的坚强,以及柳树在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内心的孤独,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