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竹千竿,宁使食时无肉。
也不须更移珍木。
北垞也竹,南垞也竹。
护吾庐、几丛寒玉。
晚来月上,对影描他横幅。
赋新词、竹山竹屋。
郫筒一束,笋鞋三伏。
竹夫人,醉乡同宿。
【注释】
竹垞(chá):明末清初诗人朱彝尊字号。郫筒:用葫芦做的盛器。竹夫人:以竹为原料制成的美人,古代用作装饰品或玩物。醉乡:指醉生梦死的生活。同宿:一同过夜。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友人竹垞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了作者对竹的喜爱之情。
首联起句“有竹千竿,宁使食时无肉”,意为:拥有千竿竹子,即使没有食物吃也无所谓。这里的“食时”指的是吃饭的时候,而“无肉”则表明作者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高洁生活的理念。
二联“也不须更移珍木,北垞也竹,南垞也竹”,意为:也不必再搬动珍贵的树木,无论是北方的山还是南方的山都有竹子。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他并不追求珍稀之物,而是欣赏自然中的普通事物。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三联“护吾庐、几丛寒玉”。这里的“护吾庐”指的是保护我的住所,而“几丛寒玉”则形容竹子的清冷与坚韧。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故居的眷恋之情。
尾联“晚来月上,对影描他横幅”,“赋新词、竹山竹屋”,意为:晚上月亮升起,对着影子描摹那幅横幅。这里,作者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融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同时,这也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高洁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