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楼上有红妆。
是萧娘,是韦娘,闻说他家,惯自画眉长。
扇又远遮帘又下,暗尘起,紫骝嘶,向夕阳。
夕阳,夕阳,断人肠。
柳半塘,花半墙。
数也数也,数不尽、塘上鸳鸯。
偏我相思、人到独眠床。
若遣个人偷嫁我,拚两浆,打春潮,送故乡。
【注释】:
①明月引:词牌名。
②小红楼:小而红的楼宇。
③是萧娘,是韦娘:萧娘和韦娘都是唐代著名美女。
④闻说他家,惯自画眉长:听说他家女子擅长画眉。
⑤扇又远遮帘又下,暗尘起,紫骝嘶,向夕阳:扇子遮住了帘子,尘土飞扬,骏马嘶鸣,太阳落山。
⑥夕阳:夕阳西下的景象。
⑦柳半塘,花半墙:柳树一半,花朵也一半。
⑧数也数也,数不尽、塘上鸳鸯:数也数不清,塘上成双的鸳鸯。
⑨偏我相思、人到独眠床:偏让我思念,只有我独自在孤床上睡觉。
⑩若遣个人偷嫁我,拚两浆,打春潮,送故乡:如果有一个能偷偷地嫁给我,就让我们乘着顺风的春潮回家乡吧。
【赏析】:
此词写一女子因思夫不寐,故作痴情,以“明月引”为题,抒发相思之情,语浅意深,委婉动人。全词用白描手法,描写一个少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
词一开始即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小红楼”,这是她所处环境的标志。“红妆”,表明她的美貌。“萧娘”、“韦娘”,指明了她的身份和性格。接着,词句由景转情,写这位女子善于修饰打扮,“闻说他家,惯自画眉长”,说明她不仅长得美艳绝伦,而且很会打扮自己,尤其善于描眉画鬓。这两句既交代了人物身份,又是下文“扇又远遮帘又下”等细节的铺垫。“紫骝”四句,从侧面烘托出这位女子的孤独寂寞。她“扇障帘遮”,“暗中尘埃飞扬”,“马嘶声中透出一片凄迷”。这种环境气氛与她内心的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紫骝嘶”三句化用杜甫《佳人》诗中“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句意,表现她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孤独。“夕阳”二句,进一步写她的孤单。夕阳西下,她一人独坐,形影相吊,其悲凉之态令人心伤。
结尾二句,词意陡转,笔锋指向未来。“若遣一个人偷嫁我”,既是对她的设想,也是对她内心痛苦的解脱;“拚两浆”,既是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她对自己处境的抗争。然而,这只是一种幻想而已,所以词人说“若得个传书雁足,凭陵万里云空”。这两句虽属想象之辞,但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却十分强烈。作者通过这一幻想,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悲愤和无奈。
全词用白描手法写一位少妇的相思之情,语言朴素自然,情感深沉真挚。词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使人仿佛看到了那个美丽、孤独、渴望爱情的女子的形象。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少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的情景,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