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溪弥弥。
榆台下、潜流塞外千里。
风沙乱搅,浑河同浊,剑花难洗。
牛羊饮水,带人血,胭脂淡紫。
念当年、延绥将士,三万委泥滓。
凭吊驼山下,酹酒黄狐,莫穿蒿里。
泪痕湿处,教无穷、白杨花死。
更恨丛祠,与飞将、而今未祀。
问秦弓、可尚在否,在媚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凄凉犯·再吊榆林中忠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榆溪弥弥。
- 注释:这里指的是榆溪这个地方。
- 译文:榆溪之水波涛汹涌。
2. 榆台下、潜流塞外千里。
- 注释:在榆台之下,有一股潜流,流向塞外千里之外。
- 译文:榆台之下,有一条潜流,流向遥远的地方。
3. 风沙乱搅,浑河同浊,剑花难洗。
- 注释:风沙在浑河中搅动,河水变得浑浊不清,剑花也难以洗净这些痕迹。
- 译文:风沙在浑河中肆意搅动,河水变得浑浊,剑花也难以洗净这痕迹。
4. 牛羊饮水,带人血,胭脂淡紫。
- 注释:牛羊在浑河边饮水,它们身上沾满了鲜血,颜色呈淡紫色。
- 译文:牛羊在浑河边饮水,它们的身上沾满了鲜血,颜色像淡紫色的胭脂。
5. 念当年、延绥将士,三万委泥滓。
- 注释:回想当年,延绥(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带)的将士们,他们英勇地战斗,但最终却陷于泥泞之中。
- 译文:回想起当年,延绥的将士们英勇地战斗,但他们最终却陷入泥泞之中。
6. 凭吊驼山下,酹酒黄狐,莫穿蒿里。
- 注释:在驼山(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下祭奠,向黄狐洒酒,不要穿行于蒿草之间。
- 译文:在驼山下祭奠,给黄狐洒酒,不要穿行于蒿草之间。
7. 泪痕湿处,教无穷、白杨花死。
- 注释:泪水湿润的地方,使白杨花永远凋谢。
- 译文:泪水湿润的地方,使得白杨花永远凋谢。
8. 更恨丛祠,与飞将、而今未祀。
- 注释:更加痛恨那些没有祭祀的庙宇,它们曾是英雄们的聚集地。
- 译文:更加痛恨那些没有祭祀的庙宇,它们曾是英雄们的聚集地。
9. 问秦弓、可尚在否,在媚子。
- 注释:询问秦弓是否还在,它在媚子的手中。
- 译文:询问秦弓是否还在,它在媚子的手中得到传承。
赏析
这首《凄凉犯》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代战场的悲壮和士兵们的牺牲。诗中通过对榆溪的描写和对战场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士兵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如风沙、河水等,也反映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此外,诗中的关键词“榆溪”、“浑河”等,不仅为诗歌增添了地理色彩,也加深了读者对历史背景的理解。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敬意的作品,它让我们深刻反思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历史英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