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星火红犹在,更阑空馆才觉。
甚地勾栏,那条京瓦,喑呜腷脯。
墙根市角。
风递到、一城郭索。
终不然、啼蛄吊月,或是夜丝络。
此际无衣子,冷巷闲坊,睡何曾著。
敲时和梦,似徐抛、零星珠雹。
陡触霜威,愁杀是、此身寒薄。
砉崩腾,柝声四起山月落。
【注释】
凄凉犯:词牌名。
寒柝(tuò):敲更时用的木梆。
一星星:一点点。红犹在:犹,还;一星星火红犹在,指残烛尚存,灯火犹明。
更阑(lán)空馆:更深的时候,空寂的屋子。
地勾栏:街巷。京瓦:京城的街道。喑呜腷脯(yīn wūgǔ fù):声音低沉而哀婉。腷,同“咽”,低声。
墙根市角:指城墙和街角。
风递到:风吹到。郭:城郭。
终不然:难道不是。啼蛄吊月:秋夜蟋蟀鸣叫如哭。月是圆的,但因虫声悲切,反而像被虫子所吊。
无衣子:指没有衣服的人。冷巷闲坊:冷僻的小道上。
睡何曾著:睡梦中未曾着凉。著,穿。
零星珠雹:雨打芭蕉的声音,形容雨打芭蕉的声响。
陡触霜威:忽然感受到霜气之威。此句意为突然感受到了寒意。
砉崩腾:象声词,形容敲击木梆的声音。
柝声四起山月落:木梆声四起,山头明月隐去。
【译文】
残灯犹在,深夜空房才感到寒冷。
那凄厉的秋虫叫声,仿佛从京城的街道传来。
墙角、街头,风儿送来了寒意,让人瑟缩。
冷街上,人们躲进了暖和的屋檐下,他们睡得多么安稳!
夜里,我敲打着木梆,仿佛在与梦共舞,
梦中听到蟋蟀声声,像是在哭诉。
此刻,没有一件御寒的衣物,只能任凭寒风袭来。
冷风中,我敲打着木梆,发出清脆的声音。
突然之间,寒气逼人,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突然间,一阵风过,带走了月亮的光芒,
只留下一片寂静的夜空。
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他们在冰冷的角落中挣扎着生存。
【赏析】
这首《凄凉犯·寒柝》是南宋诗人周密所作。词作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民的同情。全词以寒夜为背景,通过对残烛、寒蝉、秋风、冷月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上阕写深夜的寂寞和寒意。首句“一星星火红犹在”点出了残烛的微弱火光仍在燃烧,暗喻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接着“甚地勾栏,那条京瓦”,描绘了京城街道的景象,使人联想到繁华的城市和喧嚣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却与词人的心境格格不入,他只能在深夜中感受这寂静和孤独。
下阕则转入对词人自己的刻画。“墙根市角”一句,暗示了词人所处的位置和环境。“风递到、一城郭索”更是直接点明了词人的孤独和无助。“终不然、啼蛄吊月,或是夜丝络。”这句话揭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他无法忍受这种孤独和痛苦,但又无处诉说。
结尾两句“此际无衣子,冷巷闲坊,睡何曾著。敲时和梦,似徐抛、零星珠雹。”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绝望。他虽然身处冷巷,但却无人陪伴,只能独自承受孤独的痛苦。夜晚的敲击声和梦境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到无尽的寂寞和空虚。
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它不仅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