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蟋蟀。
嬉游事、思量廿载如昨。
溜穿枯树,苔崩坏砌,笼灯偷捉。
草根篱落,惯恁地、搜寻蹑脚。
更妆来、宣盆赵罐,胜日行乐。
莫问如今事,百感中年,乱愁交错。
月明雨暗,听哀音、并添萧索。
刻鹄雕虫,剩乐府、新词嘲谑。
计秋来、宵长梦短只独酌。

凄凉犯二首 其二

唐风蟋蟀。

嬉游事、思量廿载如昨。

溜穿枯树,苔崩坏砌,笼灯偷捉。

草根篱落,惯恁地、搜寻蹑脚。

更妆来、宣盆赵罐,胜日行乐。

莫问如今事,百感中年,乱愁交错。

月明雨暗,听哀音、并添萧索。

刻鹄雕虫,剩乐府、新词嘲谑。

计秋来、宵长梦短只独酌。

译文:

蟋蟀在唐风中鸣叫。

过去嬉戏游玩的事情,就像昨天一样让人回忆。

蟋蟀从破败的墙壁和裂缝中穿过,我偷偷捕捉它们。

蟋蟀在草根和篱笆上寻找食物,我蹑手蹑脚跟随着。

蟋蟀在花盆和罐子里唱歌,我在好天气里寻欢作乐。

不要询问现在的事情,我正在感受着中年人的各种情感,心中充满了混乱与忧愁。

月光明亮而雨水昏暗,蟋蟀的叫声让我更加感到孤独与萧条。

我的诗歌如同雕刻天鹅般精细,但我却只能写些浅显的新词,以此来嘲笑世俗。

秋天已经来临,夜晚变得漫长,我只能独自饮酒解闷。

注释:

  1. 唐风:指唐代的音乐风格,此处借指古代的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
  2. 嬉游:玩耍娱乐。
  3. 思量:思考,回忆。
  4. 廿载:二十年,指很长时间。
  5. 溜穿:蟋蟀从缝隙中爬过。
  6. 枯树:指破败不堪的树木。
  7. 苔崩坏砌:青苔侵蚀了墙头砖石。
  8. 笼灯:捕鸟用的笼子。
  9. 根篱落:指屋前的草木等植物。
  10. 蹑脚:悄悄地行走,不发出声响。
  11. 宣盆:古代一种乐器的名称,这里指花盆。
  12. 赵罐:古代盛酒器之一,这里指酒器。
  13. 胜日行乐:形容美好的日子,人们尽情地游乐。
  14. 莫问如今事:不要关心现在的事。
  15. 百感中年:形容人到了中年时,经历了许多事情,内心感慨万千。
  16. 乱愁交错:指心中的忧愁错综复杂。
  17. 听哀音:听到蟋蟀的叫声后产生悲伤的感觉。
  18. 雕虫:指书法艺术,这里比喻诗歌。
  19. 刻鹄雕虫:指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这里用来自嘲自己的诗歌写得过于雕琢。
  20. 秋来:秋天来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凄凉犯》中的第二首。全诗以蟋蟀为主题,通过对蟋蟀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唐风蟋蟀”直接点明了题目,为后面的诗句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过去玩耍的情景,仿佛那些往事就在眼前浮现。接着,诗人又描绘了蟋蟀从破败的墙壁和裂缝中穿过,自己偷偷捕捉它们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都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留恋之情。
    诗人并未满足于此,他又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他看到蟋蟀在草根篱落中搜寻食物,自己蹑手蹑脚跟随着,这让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年少时期的轻狂和自由。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让读者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了更深的思考。
    最后一句“刻鹄雕虫,剩乐府、新词嘲谑”,诗人以一种自嘲的语气结束了全文。他说自己的诗歌如同雕刻天鹅般精细,但也只能写些浅显的新词,以此来嘲笑世俗。这句诗既是对自我评价的谦虚,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通过蟋蟀这一元素,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现实联系起来,展现了他的才情和思想深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