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十二时”是指传统戏曲文学中的音乐套调,通常指由四个小令构成的曲谱。每一小令代表着二十四小时的一种时间状态或一种特定的情绪与氛围。

  • 第一个小令称作”子时”(0:00至1:59, 春天第一轮太阳升起的时间), 其中包含了”月儿暗上东窗出”, 以及“月半偏西”之景。

  • 第二个小令又称作”午时” (6:00到12:48, 太阳正高、温暖之时)。小令的内容则多是描写夏天的景色,如夏日中的太阳与天空等。

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十二时》曲谱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元的时间故事和情绪表达,在戏剧表演中非常受推崇,并在许多古代文学名著中也有所展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