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征尘、几年面目,只怕山灵憎我。赋归去、寻山清坐。
孤鹤野猿相和。涧户平安,山堂无恙,任昼吟宵卧。
把旧日、八尺乌皮,移向篱前,延接高人几个。
回首看、长安道上,名利何人丢过。用尽巧机,波澜反覆,直是亏他作。
恁蝇头蜗角,还须明眼觑破。
算不如、一邱一壑,且消却闲功课。石上流泉,松间明月,清福天来大。
咏考槃在陆,不受世人颠簸。

【注释】

十二时:即一日十二时辰。

征尘:征战的尘土。

几年面目:几年来的样子。

山灵:山林之神,指山林。

清坐:清静地坐着。

孤鹤野猿:比喻隐居的人。

涧户:山谷中的门户。

山堂:指山林。

八尺乌皮:用黑漆涂成八尺长的乌皮纸。

篱前:篱笆前边。

高人:有道之士。

长安道:长安城的道路。

名利何人丢过:谁不为了名利而奔波忙碌呢?丢过,放弃。

巧机:巧妙的手段。

亏他作:亏他做得出来。

恁蝇头蜗角:你就像苍蝇头一样微不足道,像蜗牛角一样渺小。

还须明眼觑破:还需要有明眼识破的能力。

一丘一壑:一个山坳,一个水湾。

消却闲功课:消除掉一切琐碎的事务。

天来大:天然赋予的大福。

咏考槃在陆,不受世人颠簸:吟咏《诗经·小雅》中的《考槃》篇,不受世间的纷扰。

【赏析】

此词是作者自述隐逸生涯,抒发其对名利看轻、对山水情深的思想情怀。

全词以“十二时”开篇,由日出、日落直至夜幕降临,勾绘了一幅时间流逝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岁月流逝的慨叹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惹征尘、几年面目,只怕山灵憎我。”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已经厌倦,他渴望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之所。

“赋归去、寻山清坐。”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后,在山间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坐下,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孤鹤野猿相和。”诗人想象着与隐居的人一起在山林间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涧户平安,山堂无恙,任昼吟宵卧。”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他认为只有在山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宁,白天吟诵诗句,夜晚安息。

“把旧日、八尺乌皮,移向篱前,延接高人几个。”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曾经用过的黑漆纸铺成的书桌移到门前,以便结交一些有道之士。

“回首看、长安道上,名利何人丢过。”这几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名利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逃脱名利的诱惑,只有那些真正懂得珍惜生命、追求内心平静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

“用尽巧机,波澜反覆,直是亏他作。”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他认为自己曾经过于追求名利,但最终却失去了真正的幸福。因此,应该放下过去的错误,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恁蝇头蜗角,还须明眼觑破。”这一句提醒人们要有辨识是非的能力,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不要过于追求虚荣和权力。

“算不如、一邱一壑,且消却闲功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在山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宁静和快乐,与其做那些琐碎的事情,不如选择隐居生活。

“石上流泉,松间明月,清福天来大。”这几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隐居生活。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恩赐,享受着天降的福气。

这首词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描绘四季变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