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庭下一抔土,须避赤帷裳。
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屦合彷徉。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
【注释】
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登上衢州的双石堂,送给太守。孙八是作者友人孙元规的字。
谢安:晋代政治家、军事家,东晋初年宰相,封康乐公。
叔夜:指嵇康,字叔夜,魏晋时期文学家。
长孺:汉代人张良,字长孺。
东平:即东平王苍(前130—前87),汉武帝的儿子,袭父爵为鲁共王(前79—前56)。后封东平王(前72—前112)。
南楼:指南窗,指读书之地。
庭下一抔土:指坟墓在庭院里。
赤帷裳:红色的帷幕,这里借指丧事。
双石:指双岩山,位于今浙江省开化县境内,山上有两巨石相并,故名。
乔木:高大的树木。
千山爽气:形容山间清爽的气息。
风月:风景和月光,泛指美好的景色。
杖屦:拄杖步行。
峨眉:山名,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主峰海拔3099米。
隔明光:隔着明亮的月光相见。
【赏析】
《水调歌头·其一》中“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四句,表达了词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此诗与上一首一样,也是一首送别之作,但不同的是,这首作品所表达的是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此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作者由杭州知州转任福建安抚使期间所作。词人通过描绘自己和友人相聚时的情景,以及分别后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