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院。夜雨过,帘栊高卷。正满槛、海棠开欲半。仍朵朵、红深红浅。遥认三千宫女面。匀点点、胭脂未遍。更微带、春醪宿醉,袅娜香肌娇艳。
日暖。芳心暗吐,含羞轻颤。笑繁杏夭桃争烂漫。爱容易、出墙临岸。子美当年游蜀苑。又岂是、无心眷恋。都只为、天然体态,难把诗工裁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读懂词的内容,把握词的基调;然后分析该词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鉴赏该词的艺术效果。

“二郎神”为词牌名,此调又名《清平乐·村居》。

【注释】

深深院:幽静的庭院。

夜雨过:雨过天晴。

帘栊高卷:把窗户帘幕卷起。

正满槛:正盛开在花栏上。

海棠开欲半:海棠花刚刚开到一半。

遥认三千宫女面:远远望去,可以认出那三千宫女的脸。

匀点点、胭脂未遍:指花瓣上还残留着淡淡的胭脂色。

微带春醪宿醉:指酒醉后微微带有春天的暖意。

袅娜香肌娇艳:指海棠的枝条柔软娇美。

日暖:阳光明媚。

芳心暗吐:芳香的心悄悄地开放。

含羞轻颤:害羞地轻轻颤抖。

笑繁杏夭桃争烂漫:笑看那些像杏树、桃花一样竞相绽放。

爱容易、出墙临岸:容易就喜欢到墙上、水边。

子美当年游蜀苑:李白当年游览四川园林的情事。

无心眷恋:没有心情眷顾。

都只为、天然体态,难把诗工裁剪:只因为海棠的天然体态,难以用诗歌来描绘。

【译文】

庭院深深,雨过天晴,将窗帘卷起。只见一院海棠刚刚开到一半,红白相间,美丽动人。远望可以辨认出三千个宫女的脸庞。花瓣上还残留着淡淡的胭脂色,似乎还有一丝未干的余味。微带着春天的暖意。枝条柔软娇美,像是美人含羞轻颤,又似是酒醉后微带春意的芬芳。笑看那些像杏树、桃花一样竞相绽放,喜欢到墙上、水边。当年的李白也喜爱这里,他游历四川园林的时候,也未曾忘记这里的美丽。然而如今,他无心眷顾,只因为这里的海棠天然体态,难以用诗歌来描绘。

【赏析】

此词写深院中海棠花的盛开,抒写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词。

上片起首两句写景:“深深院。夜雨过,帘栊高卷。正满槛、海棠开欲半。”词人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方面描写了深院中海棠花的景象。“夜雨过”,表明时当初晴。“帘栊高卷”,表明天气晴朗已久。“正满槛”,说明花已经开得很茂盛,“开欲半”,说明花还未开足。“遥认三千宫女面”,是说通过花的形态联想到了古代宫女的面庞,这既是写花也是写人,以花比人,生动形象。“匀点点、胭脂未遍”,是说海棠花上的胭脂还没有完全消失。“更微带、春醪宿醉,袅娜香肌娇艳”,是说花还有点酒意,更显得娇艳多姿,妩媚动人。

下片写人。“日暖”,是说天气渐渐温暖起来。“芳心暗吐,含羞轻颤”,是说花蕊在阳光照耀下悄悄开放,娇嫩的花瓣微微颤抖,仿佛在羞涩地颤动。“笑繁杏夭桃争烂漫”,是说花枝在阳光照耀下,笑颜如玉,如同繁花似锦的杏树和桃花争相斗艳。“爱容易、出墙临岸”,是说花很容易就喜欢到墙上、水边了。“子美当年游蜀苑,又岂是、无心眷恋”。这句化用杜牧诗句“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意思是李白当年也曾游历蜀园,为何此时却无心情眷顾?原来,这海棠花的天生丽质,无法用诗来表达,只能赞叹其天然之美。

全词以海棠自喻,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词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