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倦游客,老眼厌尘烟。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水国倍生寒。输与沧浪叟,长伴白鸥闲。
傍江亭,穷杳霭,踞巉岩。水深石冷,闻道别有洞中天。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从此问群仙。云海渺无际,波涌缓移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和语言进行分析。本诗的首句“千里倦游客”点明题意;第二句“老眼厌尘烟”,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第三四句“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写景,烘托诗人的孤寂之情;第五六句“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水国倍生寒。”写景,渲染出凄凉的气氛;第七八句“输与沧浪叟,长伴白鸥闲。”写景,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心愿;最后两句“傍江亭,穷杳霭,踞巉岩。水深石冷,闻道别有洞中天。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从此问群仙。”写景,表达诗人归隐的愿望。
【答案】
译文:
我厌倦了四处奔走为官的生活,老迈的眼睛厌倦尘世的烟雾。蒸湘平远,别处没有这样好的江山。我举杯饮酒聆听渔舟唱晚时发出的欸乃之声,错过了菊花开放的季节,水国的景色更加清冷,令人感到寒冷。我不如沧浪叟一样归隐山林,永远陪伴着白鸥闲适自得地生活吧!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登石鼓合江亭时所作。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以“水调歌头”入韵,起笔即写自己的游宦之倦,接着又写自己目之所及的景物,然后才说“老眼厌尘烟”,点明自己年老体衰、厌倦仕途的心情。接下来三句,从侧面写自己的孤寂。“蒸湘平远”,是说自己身处湖南,而湖南又是潇湘二水汇流的地方,所以这里说“他处无此好江山”,既表明了自己身处之地的偏远,也暗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水国倍生寒”三句,写自己来到合江亭,听到渔舟唱晚之声,又看到萧瑟秋景,于是借酒消愁,寄兴山水之间。“输与沧浪叟,长伴白鸥闲。”沧浪叟是渔人,白鸥是水鸟,这里用典说自己愿随渔人归隐,作白鸥一般自在悠闲地生活。“水深石冷”,是说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闻道别有洞中天。”写自己耳闻目睹的景象——一个幽深莫测的洞府之中,有如天上一样的仙境。这一句既是写景,也是暗含着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的流露。
“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从此问群仙”三句,写自己希望借助仙女之力,唤起河伯(冯夷)来跳舞,从此与众仙人一起欢聚。这里的“云海渺无际”一句,既写出了眼前景象的壮阔浩渺,也表达了自己胸怀大志、欲乘风破浪、直上青云的豪情壮志。结拍两句,写自己归隐的愿望。“云海渺无际,波涌缓移船”,既是写景,也是暗含着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激愤之情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