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
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尺棰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
注释:
水调歌头·其三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
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尺棰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之三,写于公元1173年(南宋孝宗淳熙十年)。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这是作者对自己一生抱负的抒发。他渴望建功立业,一展宏图大志,但现实却让他倍感挫折,只能困于泥泞之中。“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一句,更是表达了他的无奈之情。
“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这几句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和无奈。他虽然努力追求功名富贵,但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于是,他决定收拾行囊,归隐田园。这里的“敛袂”,可以理解为收敛衣襟,也可以理解为收拾行装,归隐山林。
“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草木渐渐凋零,秋风送爽,明月当空,一切都显得如此宁静而美好。
“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这三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他与猿、鹤为伴,住在山间水边,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友”,可以理解为朋友,也可以理解为与猿、鹤相依为命。
“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这几句表达了他对政治风云变幻的忧虑。他担心有一天会突然降临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故,那时他将不得不再次出仕,面对残酷的现实。
“尺棰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这三句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于政治斗争的看法。他认为用武力可以征服敌人,用言辞可以维护国家的利益。然而,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方式。他认为真正的强者应该通过智慧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靠暴力和武力。
“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最后这一句则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感叹世事变迁,如同黄花易谢一样短暂。他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只能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前行。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豪迈洒脱的个性以及对政治纷争的无奈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