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笋舆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
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云飞动,相对大江流。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
《水调歌头·别后寄怀》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以离别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原文:
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
笋舆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
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
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
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
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
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云飞动,相对大江流。
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
译文:
我们相聚时不知道有多好,但一旦分别才体会到离别的忧愁。
乘坐的竹轿吱呀作响,穿越过斜照下的古城平州。
今晚荒凉的风吹散了树木,明天夜晚山高水远,后夜又到了另一座城。
感觉家的距离越来越远,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美酒可以购买,花儿可以买,但月亮却无法留住。
离别后的相思让我清醒,醒来时已是五更时分。
记得那时在疏梅树下,吹奏着紫云般的笛声,面对着奔腾的大江。
这次分别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又是一年的开始。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情别绪的词作。全词通过对别离前后景物、情感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开篇“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直接点出主题,通过对比相聚与相别时的感受,强调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和不舍。紧接着“笋舆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展现了旅程中不断变化的景象,从家乡的温馨到旅途的孤寂,再到未来可能的遥远他乡,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则将思绪引向了对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家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表现了自己对物质享受的满足,又反衬出精神上的空虚和孤独。而“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结句“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云飞动,相对大江流。”则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这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寓意着友情的永恒和坚贞。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变化的巧妙把握,使整首词富有诗意和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