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已传信,端叶未分枝。莫嫌开晚,前月曾付小春期。谁道梳风洗雨,不许调脂弄粉,容易涴天姿。眼界未多见,鼻观已先知。
昔西湖,今北客,各从宜。要渠烂熳,趣得暖律为渠吹。犹记石亭攀折,浑似扬州观赏,清兴欲寻诗。三嗅不离手,如得和篇时。
【解析】
此词为辛弃疾《水调歌头》的七首之一。上片写对友人寄来新诗的欣赏;下片写因友人寄来新诗而勾起旧游之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咏物起兴,由物及人,由近到远,层层递进,感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飞雪”三句:指友人寄来的一首小词,词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信:书信。开:开花。小春:指初春。莫嫌:不要嫌弃。前月曾付:上个月就寄出。小春期,即小春令节。端叶:即早春的叶子。分枝,指花苞绽开。莫嫌开晚,前月曾付小春期——不要觉得花开太晚,去年(或上个月)就已经寄来了小春令节的词作。
“谁道”二句:说那些梳风洗雨、打扮自己的姑娘们,不容许自己弄脏天姿,即容颜。
“眼界”三句:意思是说,虽然我的眼界还没有见过多少东西,但我早就闻到过西湖的清香,也曾经在石亭上攀折过花枝,所以现在看到梅花盛开,就好像看到了美丽的扬州观赏一样,心情舒畅极了。
“犹记”二句:还记得去年秋天在石亭上攀折花朵的情景,就像当年在扬州观赏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要渠”二句:意思是说,只要它能够烂熳地开放,让它暖和的春风给它吹拂。渠,代词,它,即梅花。烂熳,开放得自由自在。趣,通“煦”,温暖。暖律,暖和的春风。
“犹记”二句:还记得去年秋日,我攀登石亭时攀折梅花的情景,就像当年在扬州观赏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三嗅:三次嗅闻。不离手:经常放在手边把玩。三嗅不离手,如得和篇时:意谓只要闻到它的香气就可以得到好的诗句,好像得到一篇佳作一样。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水调歌头》的七首之一。上片写对友人寄来新诗的赞赏;下片写因友人寄来新诗而勾起旧游之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咏物起兴,由物及人,由近到远,层层递进,感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意境开阔,气势恢宏。
“飞雪”三句:意思是说,朋友寄来的小词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信:书信。开:开花。小春:指初春。莫嫌:不要嫌弃。前月:上个月。付:寄出。前月曾付小春期——不要觉得花开得太晚,上个月就已寄出了小春令节的词作。
“谁道”三句:意思是说那些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不允许自己弄脏天姿,即容颜。莫嫌:不要嫌弃。小春:指初春。前月:上个月。付:寄出小春期——不要认为花开太晚,上个月就已寄出了小春令节的词作(小春令节即农历正月初一)。
“眼界”三句:意思是说,虽然我的眼界还没有见得多,但是我早就闻到过西湖的清香,也曾经在石亭上攀折过花枝,所以现在看到梅花盛开,就好像看到了美丽的扬州观赏一样,心情舒畅极了。
“犹记”二句:还记得去年秋天在石亭上攀折花朵的情景,就像当年在扬州观赏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要渠”二句:意思是说,只要它能够自由自在地开放,让它温暖的春风给它吹拂。渠:代词,它。烂熳:开放得自由自在。趣:通“煦”,温暖。暖律:暖和的春风。
“犹记”二句:还记得去年秋日,我攀登石亭时攀折梅花的情景,就像当年在扬州观赏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三嗅:三次嗅闻。不离手:经常放在手边把玩。三嗅不离手,如得和篇时:意谓只要闻到它的香气就可以得到好的诗句,就像得到一篇佳作一样。
这首词通过咏梅抒怀,借咏梅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词的上阕写诗人收到友人寄来的咏梅词后的感受;下阕写因友人寄来咏梅词而勾起旧游之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咏物起兴,由物及人,由近及远,层层递进,感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