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杏花初开,梅花盛开,春天已经过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注释:
- 杏花初开:指的是春天刚到的时候,杏花开始盛开。
- 梅花过,时节又春半:意思是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梅花盛开的景象。
- 帘影飞梭:形容帘子的影子在室内快速移动。
- 轻阴小庭院:形容庭院内阳光不足,给人一种淡淡的阴影感。
- 月夜秋千:指的是月光下荡秋千的场景。
- 吟香醉玉:形容女子吟诗作赋,陶醉其中的样子。
- 描金小字题情:指的是用金色的笔迹写下的诗句或情书。
- 生绡合欢扇:指用生绡制成的合欢扇子。
- 刘郎:古代常用来指代年轻的男子。
- 天远玉箫伴:意指远方的人陪伴着他。
- 几番莺外斜阳:几回在夕阳西下的时分听到鸟儿的叫声。
- 阑干倚遍:多次倚靠在栏杆上。
- 恨杨柳、遮愁不断:怨恨柳树遮挡了视线,无法看到愁绪。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感慨和哀愁。词中运用了许多美好的意象,如杏花、梨花、月亮、燕子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夜图景。同时,词人通过对这些美好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整首词情感深沉而细腻,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悲伤。词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词人的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整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