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莫把离歌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诗句释义:

  1. “水调歌头”:这是苏轼所写词牌名,“水调”意指音乐旋律舒缓优美,而“歌头”指的是歌词的开端。
  2.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描绘了作者离开武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离别的不舍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3. “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这里的“鱼鸟”可能是指江上的渔民和捕鱼者,而“往来忙”则形容了作者在江上的忙碌生活和奔波之苦。
  4. “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表达了作者对于财富和地位的不屑一顾,以及因为离别而产生的遗憾和悲伤。同时,“憔悴鬓成霜”也反映了作者年龄的增长和容颜的衰老。
  5. “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描述了在闲暇之余,作者通过欣赏音乐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场景。
  6. “序兰亭,歌赤壁,绣衣香。”:这几句诗可能是作者对某次游览兰亭和赤壁的描述或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
  7. “使君千骑鼓吹,风采汉侯王”:这里的“使君”可能是指当地的官员或达官贵人。而“千骑鼓吹”则形容了他们出行时的盛大场面和威武之势。
  8. “莫把离歌频唱,可惜南楼佳处,风月已凄凉”: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感慨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过得很快,美好时光已经难以留住。
  9. “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这句话可能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态度或哲学思考,表达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的道理。

译文:
水调歌头的曲子响起,我在武昌的柳树下折下枝条,准备将它们带往潇湘。两年间,我在江上往来忙碌,与鱼儿鸟儿为伴。富贵何时能够停下追求,别离的岁月让人感到痛苦。我的头发已经变得斑白,如同秋天的霜雪。在这里,丝竹音乐是我陶冶性情的途径,酒杯中的美酒犹如急流般飞逝。我曾游览过兰亭,也曾吟唱过赤壁,那些美景如锦绣般美丽。如今,那位尊贵的使君出行时有千骑乐队的吹打声,他的风采如同古代的帝王。请不要再频繁地唱起离别的歌曲,可惜那美好的南楼风景,如今只剩下风月凄迷。即使是在家中贫穷,我也觉得很好,因为这让我学会了珍惜当下。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离开武昌时所写的一首咏怀之作。它以水调歌头的曲调和词牌名命名,充满了音乐性和抒情性。全词通过对武昌柳树、江上鱼鸟、兰亭赤壁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感慨和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同时,词中也融入了对富贵、衰老、自然和历史等方面的感悟,使得整首词既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