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诗句解读

1.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注释:
  • 晴岚低楚甸:晴空下的云气低垂至楚地的乡野,形容春天的气息弥漫。
  • 阵势起平沙:春天的景色如军队般兴起,平沙上的景象变得生动。
  • 骤惊春在眼:突然之间,春天的美丽令人惊叹。
  • 借问何时:询问春天到来的具体时间。
  • 委曲到山家:春天的美到达了山间的人家。
  • 涂香晕色:春天的色彩斑斓。
  • 盛粉饰、争作妍华:春天的颜色用各种方式装饰和表现其美丽。
  • 千万丝、陌头杨柳:描述柳枝如丝般的柔软和美丽的杨柳。
  • 渐渐可藏鸦:随着春天的到来,乌鸦也渐渐消失于视线中。

2.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释:
  • 堪嗟:值得哀叹的是。
  • 清东:清澈的江水向东流去。
  • 画舸西流:画船向西漂流。
  • 指长安日下:太阳已落向长安。
  • 愁宴阑:宴会结束,感到忧愁。
  • 风翻旗尾:旗子被风吹得翻飞。
  • 潮溅乌纱:潮水拍打着官员的乌纱帽。
  • 今宵正对初弦月:今夜正好是新月初升的时刻。
  • 傍水驿、深舣蒹葭:靠近水边的驿站,静静停泊在蒹葭丛生的地方。
  • 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心中充满遗憾,常常独自拨弄灯芯,象征内心的苦闷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哀愁。首句“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描绘了一幅温暖而宁静的春日景象,随后诗人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与好奇。接下来的诗句“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则将这种惊喜转化为对春天深入乡村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对春天色彩、柳树、乌纱等元素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与忧伤,如“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风翻旗尾,潮溅乌纱”,这些句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和“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对美好春光逝去的哀愁。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表达对春天美景和时光流逝感慨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