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崦笼春,江城吹雨,暮天烟淡云昏。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苏小当年秀骨,萦蔓草、空想罗裙。潮声起,高楼喷笛,五两了无闻。

凄凉,怀故国,朝钟暮鼓,十载红尘。似梦魂迢递,长到吴门。闻道花开陌上,歌旧曲、愁杀王孙。何时见、□□唤酒,同倒瓮头春。

这首诗是苏轼的《满庭芳·忆钱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山崦笼春,江城吹雨,暮天烟淡云昏:山间的春天被笼罩着,江城正下着雨,暮色中的天边烟雾朦胧,云彩暗淡。
  • 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在酒旗飘扬的渔市场,昔日繁华的杏花村已经冷落,不再有热闹的场景。
  • 苏小当年秀骨,萦蔓草、空想罗裙:回忆苏小小当年的美貌,她曾经轻盈的身姿如蔓草一般缠绕,但如今却只能在梦中回想她的罗裙。
  • 潮声起,高楼喷笛,五两了无闻:潮水声响起时,高楼上传来了笛声,但却没有人能听见,只有五两铜币大小的响声。
  • 凄凉,怀故国,朝钟暮鼓,十载红尘:感到十分凄凉,怀念着国家,每日里听到的是晨钟暮鼓,十年的世俗纷扰。
  • 似梦魂迢递,长到吴门:如同梦游一般远行,直到到达吴门。
  • 闻道花开陌上,歌旧曲、愁杀王孙:听闻花开在田间的小路上,唱起了旧时的歌曲,让人不禁愁苦,连贵族公子都难以承受这份哀愁。
  • □□唤酒,同倒瓮头春:何时能听到□□唤酒的声音,让我们一同在瓮头春(一种古酒)中畅饮。

赏析:

此诗为苏轼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故乡的回忆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通过对比现在的现实生活状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首句“山崦笼春,江城吹雨,暮天烟淡云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山间的春天与江城的风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次句“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则展现了往日繁荣的景象,而今只剩下渔市上的酒旗和杏花村的寂静。这两句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表达。通过“苏小当年秀骨,萦蔓草、空想罗裙”的回忆,诗人不仅回忆起了苏小小的美貌,也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怀念;“潮声起,高楼喷笛,五两了无闻”则形象地描述了自己身处异地,听到的只是远处传来的笛声,而无法与家乡人共享这份声音。这些描写都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渴望。

最后两句“凄凉,怀故国,朝钟暮鼓,十载红尘”更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凄凉之情。他感叹自己虽然身处繁华世界,但仍然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似梦魂迢递,长到吴门”一句则将这种思念推向了极致,仿佛他已经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吴门,与故乡的人重逢。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过去的怀念,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