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先生,高怀逸兴,酒肉寓名。纵幕天席地,居无庐室,以八荒为域,日月为扃。贵介时豪,搢绅处士,未解先生酒适情。徒劳尔,谩是非锋起,有耳谁听。先生。
挈榼提罂。更箕踞衔杯枕曲生。但无思无虑,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静听无闻,熟视无睹,以醉为乡乐性真。谁知我,彼二豪犹是,蜾蠃螟蛉。

【注释】

大人先生:这里指刘伯伦,他因酒醉后被贬为“狂夫”。

高怀逸兴:心胸宽广。

纵幕天席地:指胸怀广阔,不受拘束。

以八荒为域:将天下万物视为自己的疆域。

贵介时豪:尊贵显赫的豪门贵族。

搢绅处士:穿着官服的人,指有地位的士人。

箕踞衔杯枕曲生:箕踞,两腿张开坐着;衔杯,口中含着酒杯;枕曲,倚着曲调睡觉。

无思无虑:形容无忧无虑。

陶陶自得:心情愉快。

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随心所欲地喝酒,然后醒来。

熟视无睹:看惯了而不再注意。

蜾蠃(huáng róng)螟蛉(míng líng):两种昆虫的名字,这里借指二豪。

【译文】

大人先生,心胸宽广,兴致飞扬。纵情于天地之间,居所没有庐室,把天下万物都视为自己的疆域,日月星辰成为居室的门扉。尊贵显赫的豪门贵族、有身份地位的士人,不理解先生的高洁之志和饮酒的乐趣。徒劳无益地相互攻击,有耳朵的人谁能听?

携着酒杯,提着酒壶;更加箕踞着坐下,嘴里衔着酒壶,倚着曲调酣睡。无忧无虑,心情愉悦。任凭自己随心所欲地喝酒,醒来时又恍惚间仿佛还在梦中。熟视无睹,不关心世间的一切。把醉酒当作快乐,真正达到了本性自然的境界。谁知道我,那些尊贵显赫的豪门贵族和富有的士人,仍然在迷恋那如蜾赢、螟蛉般的事物啊。

【赏析】

《括刘伯伦酒德颂》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文主要写刘伯伦的酒德,表现了他“无思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文中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刘伯伦“放旷”的精神境界。文章语言简练,笔力遒劲有力,堪称韩文名篇之一。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层,总写刘伯伦的酒德。第二层,具体描写刘伯伦“无思无虑”的放旷生活。第三层,对刘伯伦“无思无虑”“放旷”精神的赞赏。

文章开头,作者用一个“大人先生”的呼告,引出刘伯伦的形象。接着用“高怀逸兴,酒肉寓名”两句写出了刘伯伦的性格特点。“纵幕天席地”,表明了刘伯伦的豁达洒脱。“居无庐室”,进一步突出了他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贵介时豪,搢绅处士”,说明刘伯伦与世俗不同流合污。最后四句,点明了刘伯伦“无思无虑”的放旷精神。

第二段,从侧面描写出刘伯伦“无思无虑”的放旷状态。这一段共六句,其中“提榼提罂”一句,用“挈榼”、“提罂”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刘伯伦饮酒的情景,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更箕踞衔杯枕曲生”,则进一步展示了刘伯伦畅饮痛饮的状态,令人感到他的豪放不羁。“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不仅表明了他的饮酒方式,而且表现出他对世俗荣辱的看法。

末段,对刘伯伦“无思无虑”的放旷精神加以赞赏。这几句共五句,“静听无闻”,“熟视无睹”,都表达了刘伯伦对世间一切的冷漠态度。“以醉为乡”,既表现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态度,也表明了他“无思无虑”的心境。“谁知我”,则表示了他对世俗的轻蔑与嘲讽。

文章在结尾处以“彼二豪犹是,蜾蠃螟蛉”作结,既是对刘伯伦的赞美,也是对其他二豪的讥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