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卫,北里与南陵。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
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为我临风再奏,仙鹄翩翻十二,感物一何灵。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

【注释】

耿耿:明亮的样子。银潢:银河。朱丝一扣:指琴声悠扬。万籁:自然界一切声响。冷光:指琴声清冷,如冰清玉洁。淫哇郑卫:淫荡靡丽的乐调,指当时世俗音乐。北里:古时长安城东、西二市之间妓女居住区。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兴亡:指北宋的兴盛与衰亡。哀乐:指《水调歌头》中的悲壮之情和快乐之音。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形容琴声悠扬动听。老龙:喻大龙或巨龙。幼猿:喻小猿。忽复:忽然又。感物一何灵:感叹万物有如此美妙神奇的琴声。此曲:指《水调歌头》这首琴曲。谁当听:谁能够欣赏?四海:天下,指全国。知音:指理解欣赏的人。

【赏析】

范仲淹在庆历四年(1044)任陕西经略副使兼陕西四路宣抚使期间,曾作《渔家傲·秋思》一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词中“衡阳雁去”句,是借雁传书,托寓对朝廷的忠心和对奸臣的愤恨。这首词是范文正公在庆历六年(1046)贬谪滁州时所作的琴歌,是一篇抒情之作,也是一首咏物佳作。

上片先写景抒情。起首三句,以“耿耿”、“银潢”、“窗月”等词勾勒出夜空的澄澈明净,接着“朱丝一扣”一句写出了琴声的悠扬,而此时“万籁不起”,万籁俱寂,只有那清冷的琴声在静夜里回荡。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将琴声与夜深人静联系起来,使人感到这琴声似乎来自天宫的瑶台玉宇。接着用“千古遗音犹在”一句,点明自己听到的是古代乐曲,并突出表现它那高超的艺术魅力。《诗经·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的诗句,这里借用其意,以鹿鸣代指乐曲,表明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乐曲。接着作者说:“一洗淫哇郑卫,北里与南陵。”“淫哇郑卫”,是指当时的俗曲;“北里”,指唐代京城长安东、西两市之间的妓院;“南陵”,指南唐金陵(今南京)的青楼酒肆。这几句的意思是:这首古曲一扫当时世俗的音乐,它既继承了北里之韵,又有南陵之雅,可谓博采众长,独树一帜,为后来许多乐曲所效法。

下片由景生情。“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这两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提到的古曲,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这三句都是形容琴声的。其中“咽流泉”是说琴声低沉宛转;“戛鸣玉”是说琴声清脆悦耳;“击浮金”是说琴声洪亮响亮。这三句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把琴音的起伏变化描绘得细腻入微。

最后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也是作者最得意的一笔。“老龙”比喻大龙或巨龙,喻大龙或巨龙。“幼猿”比喻小猿。“忽复”意思是忽然又。“为”字是“替”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我为你再奏一曲吧!请仙鹄飞来在空中盘旋十二周,你听了一定会为之感动。这里的“为我”是“为君”的谐音。这两句语意双关,一方面说自己替别人演奏,另一方面是说自己要替皇上演奏。这两句话不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赏识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才能的信心。

这首词通过写琴音抒发自己的感慨,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流畅,意境幽远空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