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古阳关。轻寒噤、清月满征鞍。记玉笋揽衣,翠囊亲赠,绣巾揾脸,金柳初攀。自回首,燕台云掩冉,凤阁雨阑珊。天有尽头,水无西注,鬓难留黑,带易成宽。
啼妆,东风悄,菱花在,拟倩锦字封还。应想恨蛾凝黛,慵髻堆鬟。奈情逐事迁,心随春老,梦和香冷,欢与花残。闲煞唾茸窗阁,十二屏山。
《风流子·三叠古阳关》是宋代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感伤情绪。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 诗句原文与注释:
- “三叠古阳关”:“古阳关”指的是古代的阳关,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边塞关口之一。这里的“三叠”意味着反复或多次,表明了作者对离别场景的深刻感受和多次回忆的情绪。
- “轻寒噤、清月满征鞍”:描述了寒冷的天气和明亮的月亮,以及出征者的心情。其中“轻寒”和“清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而“噤”和“满征鞍”则传达了出征者的紧张和不安。
- “记玉笋揽衣,翠囊亲赠”:这里的“玉笋”可能是指女性的手臂,而“揽衣”则是拥抱衣物的动作。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温柔的画面,女子用她的手臂拥抱着男子,象征着深厚的情感和不舍的离别。
- “自回首,燕台云掩冉,凤阁雨阑珊”:“燕台云掩冉”和“凤阁雨阑珊”都是用来比喻政治上的失意或高位时的隐退。这些词汇表达了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过去辉煌的回顾。
- “天有尽头,水无西注,鬓难留黑,带易成宽”: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在这里,“天有尽头,水无西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而“鬓难留黑,带易成宽”则反映了随着岁月流逝,人的外貌和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
- 译文赏析:
- 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人在离别时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复杂情感。
- 词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轻寒”与“清月”,“天有尽头”与“水无西注”,增强了词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 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词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情而又感伤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离别痛苦的感慨。
- 背景与影响:
- 这首词可能是周邦彦在离开京城后所作。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出京城,这可能是导致词中情感表达如此深沉的原因之一。
- 周邦彦是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格婉约,深受后世喜爱。这首词被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对后世词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风流子·三叠古阳关》不仅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也是周邦彦艺术成就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词作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词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回忆,更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值得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