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筠巧织花纹细。称稳步、如流水。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湿、文鸳双履。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更不把、窗儿闭。红红白白簇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藤筠巧织花纹细,称稳步如流水。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湿、文鸳双履。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乘坐轿子的情境。她穿着华丽的裙子,坐在轿子里欣赏春天的风景。她的步伐轻盈如流水,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当她经过花朵时,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裙儿挂在帘儿底,更不把窗儿闭。红红白白簇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诗中的女子将裙摆在窗帘下挂着,没有关上窗户。她的红色和白色的裙子簇拥着盛开的花朵,与春天的美景相得益彰。当她归来时,纱笼引导着她的道路,仿佛在引领她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她扶着轿夫,微醉地回到了家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乘坐轿子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优雅气质。诗中的“藤筠巧织花纹细”,“藤筠”指的是用藤条编织的花纹细密的轿帘,“巧织花纹细”则形容了轿帘上的花纹精致细腻。“稳如流水”,形象地描述了女子走路轻盈而平稳。“文鸳双履”则是指女子所穿的鞋子,文鸳双履意味着女子的鞋子既美观又有实用性。“逢花须住”则是说女子在遇到花朵时会停下脚步,欣赏花朵的美丽。“香风起”则形容了女子行走时散发出的香气。整首诗以女子的乘坐轿子为主线,通过描绘女子的行为举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优雅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