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天风、飞佩紫霞边,顾曲万花深。甚相如情倦,少陵愁老,还叹飘零。短梦恍然今昔,故国十年心。回首三三径,松竹成阴。
不恨片篷南浦,恨剪灯听雨,谁伴孤吟。料瘦筇归后,闲锁北山云。是几番、柳边行色,是几番、同醉古园林。烟波远,笔床茶灶,何处逢君。

八声甘州 · 饯草窗归霅

【注释】:
1.天风:指自然之风。
2.飞佩紫霞边,顾曲万花深:指诗人在紫气环绕的天风中漫步赏花,欣赏曲径深处的花海。
3.相如: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西汉文学家,卓文君的丈夫,有《子虚赋》和《上林赋》。
4.少陵: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
5.飘零:形容漂泊流浪的生活状态。
6.短梦:短暂的梦境。
7.三三径:指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隆中种菜的地方。后来泛指隐居之所。
8.瘦筇:指瘦竹制成的手杖。
9.北山云:指隐居之地。
10.几番、柳边行色、是几番、同醉古园林:多次在柳边行走,与友人一同沉醉于古园林之中。
11.烟波远:指远处的烟波浩渺。笔床茶灶:指书写的工具和煮茶的炉灶。
12.何处逢君:意指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好友草窗归乡时所作,全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开篇“记天风、飞佩紫霞边,顾曲万花深”,词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紫霞边的天风拂过,吹起了诗人的衣袂,他漫步在曲径深处的花海之中,陶醉在其中无法自拔。这里的紫霞、天风、万花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浪漫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美丽的花海之中。

然后词人转入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甚相如情倦,少陵愁老,还叹飘零。短梦恍然今昔,故国十年心。”这里词人用司马相如和杜甫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司马相如曾因厌倦官场生活而辞官归隐,杜甫则因忧国忧民而晚年流离失所,他们都曾有过飘零的经历。这种飘零的经历让他们深感人生的无常,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友情。因此,他们感叹自己的飘零命运,同时也感叹人生的美好时光短暂易逝。

接下来词人继续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回首三三径,松竹成阴。不恨片篷南浦,恨剪灯听雨,谁伴孤吟。”这里词人回忆了与友人一起走过的三三径,那里的松树和竹子郁郁葱葱地生长着。虽然他们不恨离别时的船只驶向南方的浦口,但他们却很遗憾没有在离别时听到朋友聆听雨声的声音,也没有人陪伴他们一同吟诗作对。这几句词表达了词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离别时刻的感慨。

然后词人转而描写自己的心情,“料瘦筇归后,闲锁北山云。是几番、柳边行色,是几番、同醉古园林。”这里词人想象自己在归来之后,手持瘦竹的手杖,独自一人回到了北山的云雾之中。这里有几种可能的情景,一种是自己再次来到曾经与友人共同畅饮的地方,与友人一起畅游在古园林之中;另一种可能是自己独自一人走在柳边的行色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两种情景都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和舒适。

最后词人以景结情,“烟波远,笔床茶灶,何处逢君。”这里词人用烟波浩渺来形容远方的世界,用笔床和茶灶比喻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重逢之日的渴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与朋友再度相逢在这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共同品味生活的美好与艰辛。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充满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