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清香,不知来处,元来梅已舒英。出篱含笑,芳意为人倾。细看高标孤韵,谁家有、别得花人。应须是,魏徵妩媚,夷甫太鲜明。
北枝,方半吐,水边疏影,绰约娉婷。问横空皎月,匝地寒霙。何似此花清绝,凭君为、子细推评。幽奇处,素娥青女,着意为横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概括其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阵清香”一句:形容梅花香气扑鼻、沁人心脾。“不知来处”句:暗含诗人对梅花来历的好奇。“出篱含笑”,描写梅花在篱笆外盛开,笑盈盈地迎接春天的到来。“芳意为人倾”,写梅花的芳香为人们所倾倒。“细看高标孤韵”:观察梅树的高峻挺拔与独特的风姿,发现它们与众不同。“谁家有”三句:指出了梅树的特别之处,是魏征那样妩媚的文人,还是夷甫那样鲜明的士人。“应须是”三句:认为梅花应该如此,魏征妩媚,夷甫鲜明,都是不同的风格,但各有千秋。“北枝”二句:写梅花枝干向北生长,疏影横斜,姿态优美。“横空皎月,匝地寒霙”:形容梅花枝干的横斜姿态如横空皎洁的明月和遍地飘洒的雪花一样,美丽无比。“何似此花清绝”:比这梅花还要清丽绝伦。“凭君”两句:请君仔细评价梅花的高雅。“幽奇处”四句: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来赞美梅花的清幽绝俗,并请君为梅花作诗,将梅花置于众星之中。“素娥青女”两句:指月亮中的嫦娥和云中的仙女,都着意于将梅花排列成阵,使梅花显得更加清美。

“评梅”一词出现在诗的结尾,是作者自谦之词,表明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无法与梅花相比。同时,也表明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评梅”是诗眼,全诗围绕这个字展开,通过梅花的外形、姿态、香味等特点,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一阵清香从远方飘来,不知它从何处而来?原来梅花已经开放,笑颜可掬地向人们招手示意。细细端详梅花的高耸俊拔的枝干,它与众不同的风姿令人称道。那枝干向北倾斜的梅树,疏影横斜,婀娜多姿。问那空中明亮的月亮,以及地上纷纷飘落的雪花,为何梅花能如此清绝?凭你为梅花作一首诗,将它排在天上的众星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满庭芳·其一》里曾写过“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这里进一步写梅花的风姿:一枝独傲,清绝出尘。

首句“一阵清香”写梅花的香气,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次句“不知来处”写梅花的来历,暗含诗人对梅花来历的好奇。第三句“出篱含笑”描写梅花在篱笆外盛开,笑盈盈地迎接春天的到来。第四句“芳意为人倾”,写梅花的芳香为人们所倾倒。第五句“细看高标孤韵”观察梅树的高峻挺拔与独特的风姿,发现它们与众不同。第六句“谁家有”三句:指出了梅树的特别之处,是魏征那样妩媚的文人,还是夷甫那样鲜明的士人,都是不同的风格,但各有千秋。第七句“北枝”二句:写梅花枝干向北生长,疏影横斜,姿态优美的情状。第八句“横空皎月,匝地寒霙”:形容梅花枝干的横斜姿态如横空皎洁的明月和遍地飘洒的雪花一样,美丽无比。第九句“何似此花清绝”:比这梅花还要清丽绝伦。第十句“凭君”两句:请君仔细评价梅花的高雅。第十一句“幽奇处”四句: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来赞美梅花的清幽绝俗,并请君为梅花作诗,将梅花置于众星之中。第十二句“素娥青女”两句:指月亮中的嫦娥和云中的仙女,都着意于将梅花排列成阵,使梅花显得更加清美。最后两句“评梅”一词出现在诗的结尾,是作者自谦之词,表明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无法与梅花相比。同时,也表明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评梅”是诗眼,全诗围绕这个字展开,通过梅花的外形、姿态、香味等特点,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咏梅之作。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对梅花的喜爱又体现在对梅花的赞美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