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独倚楼
赏析《更漏子·三首其一》
诗歌原文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词语解释与诗意解析
- 东门:古代城门之一,此处借指洛阳的东门。
- 门外柳:指在城外的柳树边送别的场景。
- 赠别:赠送礼物或表达情感以作告别。
- 纤手:细腻温柔的手,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手指。
- 落叶:秋季树叶因风力作用而落下的自然现象。
- 江南:此处指代诗人所在地区的江南地区。
- 倚楼:站在高楼上远望。
- 无际恨:形容心中无尽的悲伤和遗憾。
- 闲愁:不涉及重大事务的忧愁,常带有淡淡忧愁之感。
- 侵寻天尽头:意为时间的流逝仿佛无穷无尽,直至天际。
- 诗句翻译
- “东门外的柳”:描述诗人送别的情景发生在洛阳的东门附近。
- “离别每劳烦细手”:每次离别时,都需女子帮忙准备礼物以示告别。
- “一叶随风飘落”:秋天的景象中,树叶随风飘落到地上。
- “独自倚楼观秋景”:独自站在楼上,观看窗外的萧瑟秋景。
- “时光流转似水逝”:时间像流水般流逝,无法捕捉。
- 诗词鉴赏
-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使用“一叶落”和“几番秋”等自然景象作为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江南独倚楼”表现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和对远方的深深眷恋。
- “无际恨,见闲愁”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无尽的悲哀也有淡淡的忧愁。
- 创作背景与作者信息
- 本词创作于宋代,贺铸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其作品广泛涵盖诗歌、散文和词赋等领域。
- 这首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离别、思念以及人生的无常等主题。
- 贺铸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其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常常带有个人色彩,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