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天垂野。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看不尽、真山图画。春满轩窗无着处,更银蟾、冷浸鸳鸯瓦。人共境,转幽雅。
文章太守归来也。似当年、和靖风流,小孤山下。问讯佩兰餐菊友,曾约梅兄入社。待付与、竹臞陶写。尘外闲寻行乐地,任傍人、歌舞喧台榭。诗世界,有王谢。

注释:

  • 云淡天垂野。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看不尽、真山图画。春满轩窗无着处,更银蟾、冷浸鸳鸯瓦。人共境,转幽雅。
  • 【注释】 云淡天低,远看郊外的天空,云朵很淡,仿佛低垂下来。“天垂”指天空下垂,这里形容云雾很低,笼罩了整个天际。望晴郊,看晴朗的郊区。“郊”指郊外,这里表示视野开阔,景色宜人。“疏烟半卷”,远处的轻烟被微风轻轻吹散。“半卷”即部分飘散。“断虹低跨”,一道彩虹跨越天际。“断”是断开的意思,“跨”是跨越的意思。“跨”指彩虹横跨过天际,这里形容彩虹色彩斑斓,美丽动人。“老树连阴藏远景”,老树茂盛的枝叶遮盖了远处的远景。“隐”指隐蔽,“远景”指远处的景象。“十里湖光照夜”,十里之外的湖面在月光下泛着光,照亮了整个夜晚。“十里”是夸张的说法,实际距离并不远。“照夜”指照耀夜空,这里形容月光洒满湖面。“看不尽”,看了都不够。“真山图画”,真正的山水画一般,这里的山和水都是自然景象,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因此被称为“真山”。这里的山是指真实的山脉,而画则是指山水画,这里用“真山图画”来形容这美丽的景色就像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一样。“春满轩窗”,春天的气息充满了窗户和门廊。“轩窗”是建筑中的一部分,这里指的是有窗子的屋子,“门廊”也是建筑的一部分,这里指的是有廊子的屋子。“无着处”,无处可依,无所依托。“无着”意为没有地方可以停歇或寄托。“更银蟾、冷浸鸳鸯瓦”两句的意思是,月光洒满了屋檐下的鸳鸯瓦片,让它们也感到寒冷。“银蟾”即月亮,这里指的是明亮的月亮。“冷浸”指月光使物体变冷,这里形容月光如冷水般寒冷。“鸳”是一种鸟类,这里指的是鸳鸯瓦上的花纹,“瓦”指屋檐下方的砖块或石板。“冷浸”、“浸”是渗透的意思,“鸳鸯瓦”上绣有鸳鸯图案,所以月光可以渗透到瓦缝中。“人共境,转幽雅”,人们共同欣赏这美景,感觉更加宁静优雅。“人共”指人们一起欣赏,“境”指环境或场景,“转”是转变的意思,“幽雅”指幽静雅致,这里形容人们在这美景中感受更加安静、优雅。
    赏析:
    这首《贺新郎》词,以写景起头,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风光来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词以西湖为背景,通过对西湖周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
    词的开篇就展现了西湖的壮丽景色,云淡天低、晴郊远眺等意象生动描绘了西湖的美丽画面。接着,词人又通过描绘老树、断虹、银蟾等细节景物,将西湖的静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老树连阴藏远景”一句更是通过树木与远景的结合,展现了西湖的静谧与安详。
    词人开始进入主题,通过对西湖周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其中,“春满轩窗”一句通过描绘春风拂面、花香扑鼻的情景,将西湖的美丽景色表现得栩栩如生。同时,词人也通过描绘月光洒满湖面、银蟾冷浸鸳鸯瓦等细节景物,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与神秘。
    在词的结尾部分,词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感受,认为西湖的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享受。同时,词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认为自然之美是无法言表的。
    这首《贺新郎》词通过对西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