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阎车马散,默坐吊孤影。
烟生竹町深,月出茅庐静。
道存轻外物,心寂丧前境。
即此之吾生,安知慕箕颍。
注释:
九日客散西轩 —— 在西边的轩廊上客人离去,我独自坐在那里。
穷阎车马散 —— 穷巷的住户纷纷散去,车辆马匹也空了。
默坐吊孤影 —— 默默地坐着,望着那孤独的身影。
烟生竹町深 —— 烟雾缭绕,弥漫在深深的竹林里。
月出茅庐静 —— 月亮出现在茅屋中,显得十分安静。
道存轻外物 —— 我追求的是道,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心寂丧前境 —— 内心平静,不再为世俗所动。
即此之吾生 —— 这就是我的生活。
安知慕箕颍 —— 又怎么知道要像箕子和颍水那样隐居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所作。这一天,他与朋友们一起登高饮宴,饮酒作乐。但当他看到人们离去后,自己独处的情景,便感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首句“九日客散西轩”,描写了重阳时节的景象。此时,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人们纷纷登高赏菊,饮酒作乐,共度佳节。然而,当这些欢声笑语散去后,诗人独自留在西轩,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第二句“穷阎车马散”,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的离去。这里的“穷阎”指的是贫穷人家,而“车马散”则暗示着人们各自离去,不再相互往来。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慨。首先,“默坐吊孤影”,表达了他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在这里,“默坐”是指静静地坐着,而“吊孤影”则是形容他面对自己的影子,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寞。其次,“烟生竹町深”,“月出茅庐静”,则分别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在深深的竹林里,烟雾缭绕;而在安静的茅屋内,月光照进来,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美好。然而,诗人却在这宁静的美好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空虚和失落。
最后两句“道存轻外物,心寂丧前境”,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认为,真正的道不在于外在的事物,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只有内心达到了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感受世界。因此,他并不羡慕那些像箕子和颍水一样隐居的人,而是选择继续他的隐居生活,追求自己的道。
这首诗通过对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