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紫云翁,启明在东,长庚在西。但空有寸心,荆州江汉,未能百里,弱水沙黎。菊底秋深,樵边信至,一曲阳春草木知。长吟咏,觉声如韩操,骨似陶诗。
不应鬓发能稀。七十寿强如六十耆。想高谈倾坐,风斯下矣,微辞漱物,清且涟漪。谩说磻翁,休夸淇叟,用舍行藏各有时。真修养,有近思家学,字字参芝。
沁园春·寿南窗叶知录望紫云翁,启明在东,长庚在西。但空有寸心,荆州江汉,未能百里,弱水沙黎。菊底秋深,樵边信至,一曲阳春草木知。长吟咏,觉声如韩操,骨似陶诗。
不应鬓发能稀。七十寿强如六十耆。想高谈倾坐,风斯下矣,微辞漱物,清且涟漪。谩说磻翁,休夸淇叟,用舍行藏各有时。真修养,有近思家学,字字参芝。
【注释】:
- 望紫云翁:望着紫云一样的神仙。
- 启明、长庚:都是北斗七星的名字,这里比喻贤人。
- 寸心:指自己的心意。
- 荆州江汉:泛指江南地区,因为荆州和江汉都在长江流域。
- 弱水沙黎:形容距离遥远,无法到达。
- 阳春:春天的阳光,也指美好的时光。
- 韩操:即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首诗歌颂韩愈的才华。
- 陶诗:即陶渊明的诗歌,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他提倡田园生活,远离官场,过着隐逸的生活。
- 磻(pán)翁:姜太公在渭水边钓鱼的故事,姜太公后来成为了周朝的开国功臣。
- 淇叟:淇水流经的山名,淇叟是淇水的守护者,传说他能够治理洪水。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祝寿词。作者通过描绘紫云翁、启明、长庚的形象,表达了对寿星的敬仰之情。同时,词中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词的开头“望紫云翁,启明在东,长庚在西。”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紫云翁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智慧,启明和长庚分别是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它们分别位于东方和西方,代表着光明和希望。这些形象都暗示着寿星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
词中提到“但空有寸心,荆州江汉,未能百里,弱水沙黎。”这里表达了对寿星才能和德行的赞美。寿星虽然只有一寸之心,但却能够达到千里之外的高度;即使面临弱水沙黎这样的困境,也能够从容应对。这种赞美不仅体现了寿星的优秀品质,也反映了作者对其深厚的敬意。
词中又提到了“菊底秋深,樵边信至,一曲阳春草木知。”这几句描写了寿星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菊底秋深,意味着秋天已经到来,而樵边的信使也带来了喜讯。这里的“一曲阳春”是指春天的美好时光,而“草木知”则表达了自然界对这个美好时刻的认可。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寿星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词中还提到了“长吟咏,觉声如韩操,骨似陶诗。”这是对寿星才艺的赞美。长吟咏的声音如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样悠扬,而其骨相则如同陶渊明的诗一样质朴。这种赞美不仅体现了寿星的才艺水平,也反映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
词中提到“不应鬓发能稀,七十寿强如六十耆。”这句话表达了对寿星寿命的祝福和期待。尽管鬓发渐稀,但七十岁的寿星却比六十岁的老者更为长寿。这种祝福既体现了作者对寿星的关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对长寿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描绘寿星的形象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寿星的敬仰之情和祝福之意。同时,词中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