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荔堂前呼大撇,虬枝看取垂垂。帝怜尘土着冰姿。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
绿幄赪圆高下处,中含玉色清夷。涴人应笑太真肥。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

《临江仙·约李彭州兄弟看荔丹有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荔枝的娇艳,下阕抒写对荔枝的赞美,并寄寓作者的人生感慨。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双荔堂前呼大撇,虬枝看取垂垂。帝怜尘土着冰姿。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
    在双荔堂的前面,人们大声地叫唤着,用“呼大撇”形容荔枝树挺拔而优美的枝干。皇帝爱惜这些带着泥土气息、像冰雪一样的荔枝。因此,特意让冬日的寒雨过去,让荔枝沐浴在阳光下,呈现出万般红色的美丽外衣。

  • 绿幄赪圆高下处,中含玉色清夷。涴人应笑太真肥。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
    绿色的叶子和红色的果实高高低低生长着,其中蕴含着如同玉石一样清澈和平的色彩。如果人们看到这样的荔枝,或许会嘲笑杨贵妃(杨玉环)太肥胖了。只有像李白那样的诗人,才能写出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诗句来破除千年的遗憾。

关键词注释:

  • “双荔堂前”:指苏轼自己的住所,名为“双荔堂”。
  • “虬枝”:形容树木扭曲的枝条。
  • “玉色清夷”:指荔枝的颜色像玉石一样清澈明亮。
  • “涴人”:指被污染了的人们,这里暗指杨贵妃。
  • “太真肥”:指杨贵妃的肥胖。
  • “谪仙诗”:指的是诗人李白的诗句,因为李白常以仙人自居,所以称其为“谪仙”。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荔枝的美丽及其生长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通过对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比喻,反映了词人对权力和美色的态度和看法。全词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